一個成功的創業者背后肯定有一個不一般的創業故事,今天我們這篇創業故事的主角叫茅侃侃中澳凱爾健康創始合伙人兼COO,原中國航天時代美兆科技公司(Majoy)創始人。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F600創業網提供的茅侃侃:一位80后的傳奇創業故事。
茅侃侃的人物簡介:
茅侃侃,1983年出生于北京,中澳凱爾健康創始合伙人兼COO,原中國航天時代美兆科技公司(Majoy)創始人,《像戀愛一樣去工作》與《在那西天取經的路上》作者。 小學五年級開始玩電腦,14歲開始在《大眾軟件》等雜志發表數篇文章,并自行設計開發軟件。23歲成功創業,現任majoy架構師,外界稱其為"混世魔娃"。
茅侃侃的創業故事:
2006年,年僅23歲的他就成為一家國有控股企業的CEO,這位17歲時曾兩度輟學的少年被早早冠以—80后CEO。這使他曾風光,也讓他很快因為叛逆性格跌入低谷。近十年沉淀,他終于找到了與這個世界達成和解的方式。
幾年前還會拍桌子罵客戶的茅侃侃,如今對別人拋來的各種無厘頭罵聲都可以泰然處之。當年作為被媒體塑造出的80后波創業,他曾經風光,也曾因為叛逆的性格跌入低谷。如果說,剛出道時,他還是一位典型霍爾頓式的青春叛逆者,那將近十年的積淀則讓這個毛頭小伙已經找到了與這個世界達成和解的方式。
2006年初,年僅23歲的他就成為一家國有控股企業的CEO,他創造的“真人實景數字引擎”的想法得到了某國企副總裁的認同,這是一款將網游搬到實景中體驗的項目,很快,他的創業項目得到政府批準,這位17歲時兩度輟學的少年此后又多了一個身份—80后CEO。
這個身份很快就引來媒體的關注。2006年5月14日,茅侃侃作為嘉賓做客中央媒體《對話》欄目,和他一起對話的還有時任泡泡網CEO李想、康盛創想 CEO戴志康、MyseeCEO高燃。他們4人均出生在80年代,20歲出頭便有了自己的公司且事業蒸蒸日上。此時韓寒叛逆成名的事跡還在流傳,而他們4 人的崛起迅速在商業領域引起軒然大波,“京城IT四少”、“80后創業新貴”等名詞在此后數年被媒體反復提及。
然而時代代表者往往和“時代”這個詞一樣都會發生改變。
已過而立之年的茅侃侃說:“我的性格不適合創業。我不是一個會管理的人?!爆F在的他是GTV(游戲競技頻道)的副總裁,負責視頻等業務,而公司管理事務則交給了他的合伙人。
時隔8年,這位在年少時不斷折騰的年輕人正將他的人生軌道保持平穩。他似乎悟出了與年少時截然不同的人生哲理:“現在是某件事你不喜歡,但為了完成你不得不做。這不是無奈,社會就是這樣。”
年少成名
31 歲的茅侃侃仍然保留著青春期叛逆的外形。他近染了一頭靛藍色頭發,長長的劉海垂到了眉毛上,一身上下清一色的Paul Frank(大嘴猴)休閑裝,還有半袖T恤下滿是青灰色紋身的雙臂,站在記者面前,活像個玩Cosplay的網絡青年。采訪當天,腳下一雙粗布休閑鞋的他在錯過了電梯后徑直走樓梯下樓,無咖啡不歡的他向二樓前臺要了一杯咖啡,然后快速移步會議室,放下手機,蹺起二郎腿,點了根煙。這一系列的動作連貫無縫隙,就像他的語速一樣快。盡管,他否認“形象與年齡、年代的關聯,”但在熟悉他的人看來,“反叛”這個詞匯至少貫穿了茅侃侃前31年人生的大多數時光。
和同時代的孩子一樣,出生在北京部隊大院的他從小就接觸了計算機。6歲時就從下海的父親那里得到了一臺Apple進口貨,從此對計算機愛不釋手。而他對程序、軟件等計算機系統的癡迷讓他迅速成為一名電腦高手,12歲玩轉各種軟件的安裝和拆卸、15歲成為瀛海威時空年輕的BBS版主。
茅侃侃的理由很簡單:我有計算機技術。拗不過他的母親在答應的同時提議他去計算機培訓班和英語培訓班里充電。兩個月后,他拿下了微軟MCP(微軟認證)、MCSE(微軟認證系統工程師)、MCDBA(微軟認證數據庫管理員)三項認證,當年在全亞洲18歲拿下三項認證的只有兩人。半年后,他完成了“華爾街英語”的學習。
此后6年,在青春的催化下,少年的沖突與這個世界的沖突沒有絲毫平緩的跡象。從網站管理員轉到辦公軟件研發,從成立公關公司到進入北京市科委負責整個中心CI項目的運行,憑著包裹著沖動的興趣,他接連跳槽,6年間換了6份工作,并且另外成立了一家公司和創建了一個Linux技術網站。一次,他曾對著自己的客戶大拍桌子罵道:“你懂還是我懂?”也因穿著隨便我行我素而被領導叫去談話。
性格的沖動加上年齡的叛逆,他初入世界的幾份工作都無果而終。2005年底,他根據之前積攢的人脈和資源成立了一家自己的公關廣告公司。其間,他和一位在北京市科委認識的長輩—北京時代遠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林琪聊天,在國有企業轉型的問題上林琪提出如何依靠新項目來帶動和推進民品企業的股份制改造。由于茅侃侃在科委期間參與了北京市石景山區的數字娛樂產業基地項目的立項工作,他向林說:“是否可以從數字娛樂產業類的項目入手?”一句話引來了對方的興趣,之后經過數次溝通,將網絡游戲搬到實景中游玩的“真人實景數字引擎”創意逐漸清晰。2006年,Majoy(時代美兆)公司成立,23歲的茅侃侃成為公司的CEO。
在當時“80后是垮掉的一代”呼聲高漲的輿論中,茅侃侃等人則意外成為了“80后”的代表。
滋味
被《對話》欄目報道后,茅侃侃的確嘗到了“”的待遇。他開始被各種采訪聚焦,成為青年人的“創業勵志偶像”。他被銀行、保險公司以及帶有VIP服務性質的公司鎖定成了“優質客戶”,并且能和他的偶像如張樹新等同臺出鏡。
作為“80后”首批亮相的創業家,這些年輕人馬上就嘗到“”光環下的甜味,茅侃侃的Majoy“真人數字游戲”產品還未上線就接到大量訂單,生意出奇地好談。一次采訪中,當時在做IT類垂直門戶網站泡泡網的李想也坦承,自己省了2000萬的廣告費。
然而,享受“”優厚待遇的同時,也要承擔效應下的負擔。“我開始不斷地接受各種采訪并開始習慣對著鏡頭說話,可是那會兒還不知道對著鏡頭說話前得先過過腦子。我忽然不知道是接受采訪重要,還是管理公司重要?!痹谶@個名利場中,茅侃侃開始忘記了商業世界的真實要義,就是活著和不斷贏下去才意味著能夠享用名利。
在名利場迷失的惡果終在節目播出半年后集體爆發。2006年底,Majoy產品試營上線,茅侃侃在產品定價問題上與員工發生爭執,大量員工選擇辭職。他以國外真人實景游戲的標準為自己的產品定價為兩個小時388元外加10%的服務費,而這一舉動引來了公司營銷部和市場部的質疑,在經過20多次的會議討論后,當時23歲的茅堅信酒香不怕巷子深,始終不肯改價格,甚至口無遮攔的說道:“我的責任就是做決定和把握公司的大方向,你們都按照我的決定來。再貴的東西都能賣得出去,你們營銷和市場部門的責任就是研究怎么賣怎么實現效益,而不是來和我討論決定本身的對錯。”
也就在茅侃侃在定價問題上焦頭爛額時,李想從泡泡網轉型汽車之家的想法也遭到了公司上下的反對,多員工集體辭職以示抗議。而一味利用媒體高調包裝自己的高燃漸漸成為眾矢之的,引起投資人的強烈不滿,高燃辭去Mysee總裁職位,從此銷聲匿跡。短短幾個月,20多歲的毛頭小伙經歷了戲劇性轉折。
終,茅侃侃不得不開始降價,推出10 元/小時的體驗價和真人CS血拼,和團隊一起跑到商場去做地面推廣。2009年,時代美兆停止對現場運營游戲的支持,進而轉為面向培訓企業、提供基于Majoy技術平臺的、定制化的培訓系統和軍事訓練模擬系統。
“我發現定價這事兒誰說了都不算,只有市場說了算?!苯涍^商業營銷慘敗的他次領教了市場的厲害,而此后的另一件事又讓他與外界的沖突達到頂峰:他以一種近乎決裂的方式向董事會提出辭職。
2010年,由于已經獲批的公司項目的立項手續遲遲辦不下來,他在一次董事會上拍案而起:“你們這么拍腦門子是想這公司好還是玩完?你們有幾個真的關心過項目的具體運作而不是摘花兒的時候才來?老子不干了!”
平穩回歸
離開Majoy的那幾個月無事可做,他比平常更頻繁地去夜店喝酒唱歌來消磨時光。后來有朋友對他說,你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寫書吧。茅侃侃同意了,“反正也是寫字,又能掙酒錢。我不是為了寫,就是想寫。”給出版社交完定金,他靜下心,僅用了兩個星期便寫完整本書的15萬字。兩個月后,另一本完稿,分別是《像戀愛一樣去工作》、《在那西天取經的路上》,這些書都是講述他的創業經驗,這也是他次系統性地對自己的人生做出反思和總結。
茅侃侃說:“每個人都有他的優勢,我的優勢不在管理上,我的優勢是在對外打交道,或者研發產品內容上。我是業務型的人,舉個簡單的例子,Google那倆創始人誰也不是CEO誰也不是總裁。”在經歷大起大浮之后,他坦承:“我的性格不適合創業?!彪x開他一手創立的Majoy后,他停了兩年的新浪博客重新開張,在刪去了記錄過去的105篇博客后,改名為“茅侃侃歸來”。
“我這個哥們兒拉我來說我太適合傳媒了,后來我想想我覺得他說得有道理。他能彌補我大量的有關管理上的缺陷。而且這個公司本身是一個很好的平臺?!泵┵┵┟鎸Σ稍L如此分析。
衡量了一番后,茅侃侃終于決定加入。這一次,他選擇了十分平緩的方式——協商后賣掉APP“哪兒堵”,全心投入GTV,并帶領團隊進行互聯網業務的轉型。在創業世界里周旋了近十年后,鋒芒不再的他終于抓住一次機會將人生平穩地落了地。
這位波80后創業者在事業平穩落地后,又開始尋找他人生的意義。2013年2月,茅侃侃拜泰國高僧古巴文利為師?!耙环矫媸俏腋鷰煾负苡醒劬?,眼就覺得很喜歡對方。另外是到了一定年齡你就想把事情做好,不想添更多的麻煩,你會變得更理性一些,其實我在想事情的時候還是感性的,但是具體到執行的時候我會變得更理性。”
茅侃侃十分坦率地表示,自己是個性格太急躁的人,他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
他的確改變了很多。去年12月,茅侃侃開車送同事回家,返回路上一條查車車道收緊,車輛較擁擠。而這時另一輛車著急趕路,從旁邊硬別進車隊,兩輛車差點碰上。突然,那輛車司機搖下車窗破口大罵茅侃侃并質問:“你怎么開的?”正在想事情的茅聽到后卻愣在了那里,反倒是一旁的交警揮舞指揮棒抬高語調問那司機: “你怎么開的?你讓他先過?!痹诋斕彀l布的朋友圈里,茅侃侃調侃道:“近心情也太好了,這擱以前我早打起來了。”
“我就是這兩年性格變化大了一些,雖然說話還是那德行。以前我創業的時候我脾氣特不好,一天發8回火,現在一年多了就發過一次。”那一次,因為有人耽誤了他一個十分重要的事,氣急敗壞的他順手拿起手機準備摔下去,但立刻又冷靜了下來,為了表示自己氣憤,他摔了緊挨手機的打火機。
盡管31歲的茅侃侃不斷表示,自己與過去那個“他”間已經進行了切割,但從一些細節上仍能看出他的叛逆與玩世不恭。一個例證是,與他左臂紋的泰國佛教經文相反的是,右臂紋的卻是圣母瑪利亞的畫像。問他為什么信佛后還會紋基督教的畫像,他很不介意地回復說:“我覺得這畫很好看!”
眼前這位年輕人,可能在事業和性格均步入平穩期后會變得更加成熟,但一定不會失掉個性,他似乎比普通人擁有更漫長的青春期且叛逆未盡。
茅侃侃創業感悟:
我們這批人沒有老一輩的隱忍和堅韌。他們也是練出來的,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年齡小的話的確有些弊端,眼光啊,格局啊,入世不深,想得不夠長遠。一定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因為沉淀不夠。創業,什么年齡做都可以,本身也是一個沉淀的過程。
80 后雖然還有點兒叛逆,但其實不上不下,在中間。75到85是一代,85到95是一代。我們從小受的教育還是正統的教育,只是計算機和互聯網開始讓我們去尋找些東西。想放開手腳、愿意放開手腳但多少還有些禁錮的。其實柳傳志20多歲的時候也許跟我一樣,差不了多少,什么年齡干什么事嘛。只是我們趕上了一個互聯網爆發的好機會,其實70年代的人不也趕上了嗎,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長江后浪推前浪,早晚死在沙灘上。
90后的叛逆挺好的,我從馬佳佳還有她身邊創業的人來看,就是這些人特別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的叛逆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參與到他們所從事的行業里面會讓這個行業變得更有個性時尚化,他們是不循規蹈矩的。
看了關于茅侃侃:一位80后的傳奇創業故事后,是否對想要創業的您有所啟發呢?更多的創業故事詳情關注F600創業網,F600創業網給您提供的創業咨詢指導。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