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創業都是年輕人的事,到了中年,哪還有精力去創業?其實不然。中年創業能成功嗎?答案是肯定的!今天小編就帶各位去看看幾個中年創業成功的案例吧!
案例一:沉穩、堅韌是他們較大的資本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不少想在此階段實現創業夢想的人往往感覺壓力重重。其實,中年正是創業的黃金年齡,優勢非其他年齡段所能比。
鄭州市創業指導中心、勞動保障培訓就業中心工會、創業指導師陳漢生認為,中年人創業者具備優勢主要在于經驗、人脈和敢于堅持的耐心。
“中年人一般都有較長的職業生涯,對某個行業有充分的了解,同時也把握了不少資源,比如供貨商、經銷商、客戶、行業管理部門等等。所以,中年人創業宜做自己熟悉的行業。”他說,選擇熟悉的行業、提高學習意識、尋求指導和充分進行市場調查是中年創業的必要前提。
“50歲左右其實是人的第二次青春,孩子已經長大,尤其是家庭對女性創業者的牽絆減少,加上早已體會人生冷暖,我們會珍惜創業的過程,心態更好。”郭惠英說,雖然缺少了年輕人的激情,但審時度勢之后,慎重出手的中年人經過提升自身技能,創業容易堅持到目的地。
案例二:創業讓她發現另一個自己
鄭州市民郭惠英原先是鄭棉六廠的職工,失業之前,她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也能開店當老板。
“以前的工作收入不高但穩定,直到單位突然宣布破產,那年我才40歲出頭。”沒有特長,也不會別的技術,再找工作談何容易,郭惠英說,“應聘單位一看我的年齡就搖頭,我能干的只有保潔、保姆等職業。”
“身邊的朋友都勸我創業,考慮之后,我決定先學一門技能,改善知識結構。”喜歡醫學的她前往北京拜師,學習一種流傳于民間的“體控電療技術”。如今她事業發展迅速,從鄭州的一家示范店到在洛陽、北京、深圳都開辦了加盟店。
“現在,我已經是另一個自己,不斷發現創業的樂趣。”她說。
案例三:創業時,先對自身有個準確定位
“40~50歲的中年創業者會有‘輸不起’的心理,所以,創業籌備對于他們而言非常重要,而不同學歷、不同環境的創業者所適合的項目也不盡相同。”陳漢生建議,創業者應當對自身有個準確定位,然后提升技能,了解市場,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而不是別人口中的“好項目”。
“例如有一定學歷的創業者,可以選擇與企業或者具備資金的合作伙伴共同創業;而不具備高技能的人群可以選擇傳統的門檻較低的行業,進行技能補充和市場考察,在扎實的市場定位和自身經營能力提升之后,再進行創業。”他表示,創業的目的是為了生活得更好,而抱有從眾心理盲目創業,導致失敗的可能性較大。
創業指導師提醒,在“全民創業”形勢下,各地方政府都面向創業者提供了免費創業指導和培訓服務,中年創業者可以進行創業知識積累、作出創業計劃,在相關部門的指導和幫扶下讓創業之路走得更穩健。
在面對創業這個問題時,年齡其實真的不是問題,問題是你有沒有那份心,當你一心想要做一件事的時候,連上帝都會給你讓路!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