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社會與生活中,不乏很多創業成功的人,然而一個農村小伙,沒有創業經驗與社會經驗,由農村娃蛻變成今日的富豪,這中間究竟經歷了怎樣的一個風云變幻之路,下面這段創業者自述,讓你了解他的創業歷程。
黃土高原叢山中的孤崗,崗下村莊里細嫩的炊煙縈繞在通紅的晚霞中,給這個蒼老的村莊增添了幾份安詳。九曲十八彎的山路把這個曾幾被遺忘的偏隅與外面的世界連在了一起。平整的山坳中,村民的新居工地上,工人已經稀稀拉拉收工了,整個工程已經進入收尾的階段,下石村的300戶村民即將告別自己守了多年山窯,走進這一排排整齊的新房里。我站在山崗上,看著晚霞下的這一切,思緒回溯到了三年前……
村里出了個大學生在我們下石村,談不上什么貧富,十里八鄉過著一樣的日子,97年的8月份,村里出了一件大事,而我就是這件大事的當事人。而這份通知書帶給父母吃驚和愁苦大于了應有的喜悅,一年5000塊學費讓父母整整發了半天呆。
不久消息在整個村里傳開了,成了整村的一件大喜事。老支書含著煙袋子念叨著:“咱村的個大學生,光榮,要支持……”。現在人也許認為不可思議,三天后,5000塊錢就放在父母的手里,下石村就是這樣,樸實到沒有懷疑,而那時我還不懂的說聲謝謝。
四年的大學生活開中,我經歷了一個村娃在城市中應該經歷的所有,每一年的學費也沒有少過一分。而漸漸長大的我,也開始明白那錢重如山的意義,也次有了“感恩”的心,我暗自下了決心:畢業后回家,把下石帶進現代社會中。
畢業如期而至,我像大多數畢業生一樣,懷著自大和沖動走出了校園。不同的是我回到了下石開始為下石的走出去想辦法。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我想先從這里下手了。
然而我為此嘗到了人生的次失意。從支書家到副鄉長的辦公室轉了一圈我才明白,如果想修通這條路,起碼要全鄉不吃不喝過五年。那一刻,我的自信全部坍塌了,次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和幼稚。
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我什么都沒有做,每天站在山崗上,漸漸從失落中恢復過來了,我開始反思,尋求現實的問題解決之道。要想走出去,要有特色的資源,下石一無礦產,二無特色的農產,怎么才的能走出去?一次不經意讓我突然茅塞頓開。
那天,去打野菜,腦袋中不禁回想起大學生活的點點滴滴,想到從家里帶去的山野菜被同學用火腿換去,我的腦袋突然一亮,這不就是資源嗎?城里人喜歡這個,下石什么都缺,就不缺野菜,數十個山頭遍野都是。
想到了就去干,五天后,三頭驢子馱著六百斤山野菜次走了出去。下石村沒有想到,這一步改變了他的歷史。半個月后,我牽著三頭驢從城里回來了,懷里貼身的六百塊錢給汗水侵幾盡濕透,不是累,不是熱,是激動。起初時并不順利,由于人們不知道,感興趣的很少。我展轉幾地,來到了農貿市場,一個菜市場批發商出于好奇心買了一點,沒有想到,第二天他大早就找到我,二話沒說一斤一塊錢全包了,還約我下次有多少給他弄多少。我突然感到自己抓住了商機。
回村后整個村子沸騰了,下石不論男友老幼一起出動,10天就挖回1萬多斤山野菜,在老支書的動員下同時成了立一個40多頭驢的馱隊,由我帶著10個年輕男人再次走出大山,帶著父老們的希望走向城市。
兩個多月后城里的家家戶戶幾乎都知道了這種下石出的山野菜,批發價也由一塊錢漲到了1塊5,鄉親們都沉靜在這種突如其來的喜悅中,而我開始了下一步的籌劃。交通是個大問題,村里的畜力不足,每次的運量有限,而且這種沒有管理挖掘浪費太厲害。在和支書商量后,我們決定成立一個村貿易站,由我帶15個負責運輸和銷售,支書及其它人負責挖掘管理,集體作業,資金集中管理,按勞進行分紅,除了征用村里的畜力,又新購回了30頭驢。就這樣下石有了自己的個商來組織,也開始了另一種生存方式。
多半年下來,下石山野菜的名頭已經在城市叫響了,而留易站也由25人擴大到50人,馱隊的畜力增加到了100頭,收入均攤到人頭上竟達400多塊。鄉親們也開始毫無保留了給了我較大的信任。此時,我的心躁動不已,營養,綠色、品牌、深加工這樣的詞滿腦子的轉。
02年的1月,在進行了一個多月的市場考查后,我再次來到了縣長的辦公室,懷里揣著一份40多頁的項目計劃書。在縣時進行仔細的討究后,一致認為我的項目計劃書非常有前景,是致富的一條好路子。
案例中農村娃憑著對于夢想的執著追求,敏銳抓住商機,通過努力奮斗,終實現了自己的致富夢想。相信給廣大有創業夢想的人帶來啟發,你有夢想,并執著追求,為自己的夢想努力奮斗,相信你也會像材料中的主人公一樣也能獲得成功。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