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中有許許多多的成功的創業人士,也有敢想不敢做,那些成功的人,往往就是敢想敢做的人。創業現在非常普遍了,過去國家控制創業,現在,國家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業。每個人在創業的過程中,都會有困難,有的甚至還會面臨倒閉的危險。但大家不要畏懼,度過了這個坎,大家就獲得了成功。80后打造屬于他的自行車王國。我們一起看看他的故事吧。
自行車行業是個再傳統不過的行業,但是他卻在里面創造了多個,將這個行業變得更時尚,更新潮。仇黎明從不是一個安分的人,從大學創業開始,他都在不斷尋找機會,尋找突破,而一次無意的購車經歷,則讓他與自行車行業結緣,并終讓他成為行業強有力的者。他創造了很多。
公司“80后”董事長仇黎明希望,能夠通過這兩款概念車,讓大家真正認識到自行車的魅力,自行車在中國人心中的印象。仇黎明從不是一個安分的人,從大學創業開始,他都在不斷尋找機會,尋找突破,而一次無意的購車經歷,則讓他與自行車行業結緣,并終讓他成為行業強有力的者。他創造了很多:個在網上銷售自行車,個向全國公園銷售雙人自行車,個創造性的在自行車行業引入4S,甚至是后來的6S服務體系,個行業傳統分銷代理模式,等等。
上大學的第二年,仇黎明就擁有了一輛總價近2萬元的進口雅馬哈摩托車,騎在校園里,他很享受同學艷羨抑或崇拜的目光。“我是閑不下來的,寧愿一天工作12個小時,一周工作7天,也不愿意上班喝喝茶,看看報紙,等著下班。”仇黎明感覺很痛苦,總想自己做點事情。作為山東人的仇黎明,雖然年紀不大,是典型的“80后”,但是比較傳統,信奉“雁過留名,人過留聲”,只想自己轟轟烈烈地干一場。
說干就干,他馬上跑到天津去進自行車,但發現很多工廠的自行車配件質量都很差,粗制濫造。“我找到一家自行車廠,要求他給我生產出廠價300元的自行車,人家看我的眼神都不對,說是沒有。”仇黎明好不容易找到一家給外資品牌代加工的工廠協商進貨,對方還是直接拒絕,說他們做的都是出口產品,不做內銷,認為內銷沒有市場。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后,仇黎明終還是說服這個廠家,給他們做內銷。
“我們與其他自行車品牌的終端售價差不多,但是相對而言加盟商的利潤更豐厚,而且由于流通成本降低,使得我們有更多的精力使用更加可靠的自行車零部件,產品質量大幅提高。”這種模式從2010年9月開始實施,至2011年年底,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里,索羅門集團就開拓了130多家門店,公司的銷售額井噴式增長了10多倍。截至目前,索羅門集團已經發展了400多家自行車終端門店。
通過故事的閱讀,我們了解到,正是因為他不懈的努力,有著異于別人的頭腦,才使得他年紀輕輕,就成為了一家公司的董事長。大家看了他的故事后,心里有沒有一些啟發呢?雖然每個人的想法和做法不一樣,但大家末了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創造屬于自己的事業。希望大家汲取他成功的經驗,實現自己的創業夢。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