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的就業環境中,一份白領工作已是眾多人羨慕的工作,尤其是女白領更是眾多女性朋友向往的工作,但有一位白領棄高薪種菜創富上億,這聽起來簡直不可思議。農村種菜是多么平常之事,怎么可能能創富上億呢?我們一起看看她創業經歷。
周月雅放棄高薪回歸農村,創建農業企業——上海綠和園藝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有人出資1億元收購周月雅的這家公司,但她沒有出售。在松江蔬菜基地,滿眼望去,都是她的蔬菜大棚,雖已是冬天,大棚里卻溫暖如春,各種蔬菜生機勃勃。而1976年出生的周月雅,從里到外表現出一份超越年齡的從容淡定,但她也不得不感嘆人生的無常。
時光回到9年前,那時她拿著二三十萬的年薪,做著風風光光的白領。恰巧一個朋友種植番茄遭遇困境,因不懂技術,40多畝地只摘了200公斤好番茄,還無處銷售。想著幫忙的周月雅通過114查詢,聯系到一家大型超市的采購主管,憑著IT銷售行業磨練出的好口才,她成功說動了這位采購主管,不光買了那些番茄,而且還邀請她成為這家超市的蔬菜供應商。
因為厭倦了銷售行業的長期出差,再加上自己對農業種植的興趣,周月雅索性辭掉網絡公司的職務,2003年底注冊公司,在松江郊區租地200畝種起蔬菜,正式做“農民”。創業的前景總是吸引人的,但過程鮮有一帆風順。周月雅如今也不得不承認:“當時辭職進入農業有些莽撞。”
周月雅:“那時候虛榮心真的很強,人家問你是做什么的,我說是現代農業;人家說現代農業做什么,我說配送蔬菜,‘你是賣菜的?’這話不好聽,前期我都不愿意跟人家說我在做蔬菜。”
地也租了,蔬菜也種起來了,但周月雅可不認為自己真就成了一個農民了。她依舊是職業裝,穿著她喜歡的高跟鞋,即使真到蔬菜地里去看看,也根本不可能下地干活。她擅長的還是去市里聯系客戶,為蔬菜找銷路。而在員工眼里,她依舊是個城市白領,“城里人種地,能種的好嗎?”不少人當地員工如此議論。
公司剛剛起步,周月雅仍像管理一家IT企業一樣管理自己的農業公司。周月雅發現,雖然客戶不斷在增加,銷售渠道在逐步推進,但公司的虧損卻越來越大。她不敢和丈夫、家人透露半點,只好一個人默默承受。“真真正正體會到什么叫走投無路。”那年春節前一天,她坐在世紀公園的湖邊,呆呆地望著冰冷的湖面,流了一整天的眼淚。
2005年那個春節,周月雅終沒有栽倒在世紀公園的湖中,而是重新走出來。她抓住當時一家大型超市搞卷心菜促銷的契機,包攬下這個項目,在朋友賒賬供貨的支持下,一舉扭轉了企業的資金面。
自此,周月雅痛定思痛,換下職業裝,脫下高跟鞋,穿上運動鞋,親自跑菜市場采購,下地與種植戶面對面溝通。在管理上,她利用自己熟悉的IT技術,自主研發軟件,設計了“綠和蔬菜配送系統”,成為業界家實現信息化管理的企業。
似乎一切都順風順水起來,但接下來的災難,卻再次讓她幾近崩潰。007年4月3日,周月雅剖腹產下兒子,還未細細體味初為人母的喜悅,就陷入深深的擔憂。
禍不單行,就在周月雅生孩子的這段時間,公司遭遇重大變故,因為同行的惡意競爭排擠,一夜之間幾乎所有的大客戶中斷與周月雅的供貨協議。剛剛生完孩子,還在為孩子能否存活擔驚害怕的周月雅,哪里有精力去管理公司,因為大超市拒絕要貨,1000多畝蔬菜全部爛光。
周月雅說自己不擅長規劃,碰到了就去做。看似隨遇而安,但她也說,自中專時期,她便保持每天晚上5點半開始看書自學直到10點的習慣,多年以來始終如此,足見她做事的堅持。正是因為這份堅持,她取得了上海對外貿易大學的自學本科文憑,后又獲得碩士學位。
回憶過往,周月雅淡淡一笑:“一切隨緣,是我的,終歸是我的。但做人應該的就是感恩,感恩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感恩身邊的人。”
心里想著感恩,周月雅更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管理智慧,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也收獲著回報。公司的發展離不開一直支持自己的部門經理,周月雅就鼓勵他們“翅膀硬了出去飛”,放手讓他們自立門戶。當年的兩個助理如今已獨立出來,成立了一家藍莓公司,她入股扶持。隨著藍莓公司的壯大,周月雅也收獲了這家公司成長的回報。周月雅稱,自己準備將這種模式堅持下去,將自己手下部門經理都培養好,希望他們將來都能,自己當老板。幫助別人的本意并非想得到回報,但“給予越多,得到越多”,她得到了這樣的感悟。企業越做越大,財富越來越多,周月雅說,自己的心越來越平靜:“幸福是什么?是良好的心態。”
堅持、懂得感恩使昔日的這位白領走上了成功,保障夢想。通過對材料的閱讀,相信對你的創業也有所啟發,你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懂得感恩之心來回饋社會,就可能為你的事業創出更大的市場。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