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F600創(chuàng)業(yè)網
魚丸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是常見的一種食品,但在吳躍林的眼中魚丸是他致富的法寶。40歲出頭的吳躍林懷揣創(chuàng)業(yè)夢想,獨自到深圳闖蕩,應聘一家日本料理店做經理,開始接觸餐飲業(yè),為你今后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他的致富傳奇吧!
湯遜湖魚丸是武漢有名的新派小吃,與牛骨頭、鴨脖子齊名。在湯遜湖魚丸一條街上,小田園是生意好的店之一,老板吳躍林是在魚丸生意走下坡路時進入的。
40歲出頭的吳躍林頗重視儀表,襯衣雪白,褲子筆挺,頭發(fā)抹了發(fā)蠟、梳得油光锃亮。他說,生意不錯的根本原因在于,他是在用盤大產業(yè)的勁頭做生意。魚丸店是個我自己的生意,我一定要做好。我不僅是在做一個魚丸子酒店,我還想把湯遜湖魚丸這個品牌做大,做成產業(yè)。
吳躍林學的是建筑,1991年畢業(yè)后就在建筑工地管施工。兩年后,生性不安分的他決定離開,我不想再跟鋼筋水泥打交道,我想過豐富多彩的生活,當時想到的是做營銷。他來到湖北電機廠做銷售員,很快就成為一把銷售好手。當年電機廠給他下的任務是每年回款150萬元,而他兩年銷售回款就達到了2000萬元。
那時,他每個月拿5000元的高額提成,小日子過得非常舒服,但很快他又不滿足了。這次,他的理想是自己當老板。1995年,吳躍林獨自到深圳闖蕩,尋找商機。他應聘到一家日本料理店做經理,開始接觸餐飲業(yè),這段經歷為他后來開酒店積累了經驗。
吳躍林發(fā)現深圳民族村和世界之窗生意非常火爆,這類旅游場所搬到武漢會不會同樣火?他向料理店的日方老板力薦這個方案。老板同意了,并全盤委托他到武漢籌建。
1998年,吳躍林代表日方在湯遜湖買下169畝地。次年,民族村建成開業(yè)。但這種做法引起日方老板的不滿,武漢就這么一個民族村,市民早晚都會來玩的。你現在做營銷,只不過是把以后的銷售透支到現在,給銷售員高額提成,更是浪費。
吳躍林則認為,民族村與黃鶴樓不能比,如果不做好營銷,吸引不來多少游客,而且根據他的了解,武漢很快會出現新的類似景點。為貫徹自己的理念,就要有自己的生意。2002年,他離開了民族村。
在1999年前后民族村籌建過程中,湯遜湖魚丸街開始自發(fā)形成。一開始,魚丸店是為滿足民族村施工工人的需求而開辦的。當時周邊基本是一片荒地,沒有餐館,當地漁民便搭草棚做菜,做施工工人的生意。后來,武漢很多駕校到湯遜湖一帶練車,學員和教練也到這里來吃魚丸。魚丸街的名氣越來越大,有人從市區(qū)內開車到湯遜湖來吃,規(guī)模也迅速擴大,店數很快超過10家。
2000年,江夏區(qū)政府為規(guī)范魚丸街的經營,在此地建了40多間風格統(tǒng)一的門面,魚丸一條街正式形成。吳躍林離開民族村后,就決定開一家魚丸酒店。當時,魚丸街的生意已在走下坡路。吳躍林認為,這并不代表著魚丸這個產品不行,而是因為老板們沒有趁魚丸名氣較大時,打造出響亮的品牌。
除了做魚丸酒店,吳躍林還想讓湯遜湖魚丸進超市,賣到全國甚至全世界。而此時面臨的個問題是:包裝時帶湯還是不帶湯?很顯然,不帶湯的干魚丸更好保存,但事情并不這么簡單。
2004年春節(jié),吳躍林回到父母家過年,特地帶著廚師和湯遜湖產的大胖頭魚,準備現做頓魚丸子表孝心。但魚丸做出來后,大家都覺得味道好像差點什么。經過研究,吳躍林發(fā)現,差別就在于水。魚丸一條街吃的水出自湯遜湖,用湖水煮魚丸,味道就是比別的地方好。
帶湯魚丸對保鮮的要求非常高。吳躍林與科研機構聯手,經過近一年的攻關,研究出的包裝也只能在冷藏條件下保存5天,而如果采取速凍方式,會破壞魚丸的口感。這么短的保存期,到外地銷售顯然成了泡影。雖然現在魚丸在中商集團各超市銷售不錯,但吳躍林仍常處于苦惱之中。解決了保鮮問題,我的生意就能再上一個臺階。
湯遜湖是做魚丸出名的,但吳躍林認為,如果只有這么一種單調的產品,這條街肯定支撐不下去。003年前后,江城私家車一下子多了起來,很多人開車到湯遜湖郊游,這讓他看到了新的商機:現代人都希望回歸田野,把單純的魚丸店發(fā)展為野菜酒店,肯定會有人來的。他開始不斷嘗試,荷葉、荷花、菱角藤、嫩柳條都拿來入菜。雖然這些菜味道不佳,但有一股野趣,很受顧客歡迎。他還在流芳鎮(zhèn)租了40畝地,種反季節(jié)野菜,明年春節(jié)前后就能上市。
吳躍林說,做生意一定要把產品定位好,有些是賺錢的,有些是拉人氣。以他的店為例,魚丸是拉人氣的,就不能只顧賺錢。1999年,做魚丸的胖頭魚每斤1.8元至2元,現在已經漲到了5.5元,但店里的魚丸仍是40元一鍋,只有微利,偶爾還要略虧。如果魚丸漲價,那客人就會覺得劃不來,對這條街失去興趣,損失更大。
我跟他這么多年的朋友,非常了解他。他很有創(chuàng)新意識,膽子也很大。吳躍林的合伙人陳顯林說,當初我們的店剛剛開業(yè),他就要每個月投入幾千塊錢做廣告,我們每個月的凈利潤都沒有那么多,我覺得靠不住。他見不能說服我,就自己墊錢去做廣告,看到效果后再找我報賬。果然,廣告效果非常理想。現在我們都很信服他。
在如今的市場中,吳躍林事跡雖不在少數,但也告訴我們,想要取得事業(yè)的成功,要選擇一個好的項目,再結合自己的經營方法,相信在創(chuàng)業(yè)這條路上一定有屬于你的精彩。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