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所走的路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路的機會,選擇一條什么樣的路就是選擇什么樣的人生, 一個平凡的人不甘于平庸,有沖勁,就一定能創造出不平凡的成就。下面我們就來講一個平凡人的不平凡經歷。
生活就是這樣,當你昂著頭走路時,你就得隨時準備在地上趴著。一個人要做出來點成就,終得靠自己。朋友關系再好,也不能替代自己的努力。昨晚十時,記者輾轉聯系到“老康”時,他正在沙坪壩寬敞的家里陪孩子。
“老康”是梁平人,畢業于萬州一所中專的機械。之后來到主城,在一些汽配企業做業務員,一干就是十多年?!袄峡怠被貞?,當業務員的日子,收入極不穩定。買不起房,三十歲了還拖著老婆、兒子,寄居在丈母娘家里,過著非常潦倒的生活。他窮困潦倒的時候,“經常都吃不飽飯,早晨,就吃一碗面條?!辈粌H是自己,老康說現在自己身邊很多有錢的朋友,一開始真的都慘?!氨绕瓞F在很多抱怨自己買不起房的白領,不知道要慘多少倍哦。有個朋友窮困時,連一碗重慶街邊的小面都吃不起,只能站在旁邊看著別人吃?!?
一度,“老康”失業了,不敢告訴家人,每天假裝出去“上班”,出門就在街上到處晃,常常沮喪地坐在偏僻的角落發呆。有一次,丈母娘打電話,說自己墊了1500 元錢給“老康”的兒子買了保險,讓“老康”過兩天回來把錢給她。結果,拿不出錢的“老康”,不得不從家里消失了一個多月,不敢回家見丈母娘。
而老康的經歷正是“笨”的真實案例,在創業時,他想了解建材市場的生意狀況,就整天整天地蹲在大渡口建材市場門口,一手拿一個本子,進去多少人,出來多少人,都買了些什么東西,全部記下來,“蹲的時間長了,記錄的東西就顯現出規律,收益的方法就自然而然地浮現出來。這就是笨,沒有半點取巧的地方”。但就是靠這些笨辦法,老康總能掙到實實在在的錢。如今,“老康”已經在沙坪壩有了自己的公司,雖說公司只有十來個人的規模,但業務還是比較穩定,每年營業額在1000萬元以上。據該行業人士估計,年營業額千萬以上,經營六七年的話。
二○○六年,“老康”終于脫離了“窮小子”的命運,買了一百三十多平方米的大房子,又買了車,他笑稱自己終于“過上普通人的生活”。
采訪中,“老康”很低調,拒絕透露姓名等詳細信息,他說這都是拜《發 財日記》這個書名所賜:“我初的書名定為《一個窮男人的生存史》,但出版商為了多賣書,堅持把書名改為《全中國窮的小伙子發 財日記》。為這個,我差點和出版商撕破了臉,說我是全中國窮的小伙子,雖然夸張了點,我也能勉強接受。但說是‘發 財日記’,我不同意。要說發 財,很多人都比我發 財,我根本不算個啥。我和出版社斗爭了幾個回合,還是沒辦法屈服了。”
盡管屈服了,但“老康”很怕身邊的人知道是他寫的《發 財日記》。他說,估計別人知道后肯定會笑自己沒有自知之明。所以,目前為止,他連老婆都沒告訴,身邊幾乎沒人知道他出版《發 財日記》的事。
老康很低調,帖子在網絡走紅后,幾十家出版公司聯系到他,但已經“富?!逼饋淼睦峡?,不被版稅吸引。據了解,這本《發 財日記》是他空閑時,在辦公室里慢慢敲出來的,說是日記,其實是回憶。老康表示,書中故事不是他的真實經歷,借鑒了周圍一些朋友的生活,“當然,也有一些我的影子……任何作者的作品,都不可避免帶有自己的影子。”為了出版《發 財日記》,出版公司總編輯吳又告前前后后給老康打了一百多個電話,親自拜訪不下五次,“把老康都弄煩了”,才說服老康同意出版。
因為書里涉及很多老康在重慶現實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他從未想過出版。老康表示,很多人都比他有錢,他覺得不太好意思出這樣的書?!拔覔牡氖沁@本書影響了我的生意,我希望自己的生活保持和過去一樣,我現在是一個生意人,不是作家?!钡f到出書的意義,老康說:“如果有哪個落泊的重慶崽兒讀完后能受啟發,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比我拿多少錢版稅要有意義得多!”
二○○五年,正好是超女的時候,我本人也看,她們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從山雞變成了金鳳凰。這個事情給我很大觸動,讓我認識到,一個人離成功并不太遠,也許真的就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后來我把這些感受嫁接到了書的主人公身上。重慶人都很有創業精神,我在重慶有很多經歷類似的朋友。成都和重慶是一家,雖然有人說重慶崽兒沖動,成都男娃兒“假打”,但是兩個城市的人都是實干型,這是創業很重要的一點。
,一定不要放棄希望。在就業環境嚴峻的情況下,我覺得可以把自己的目標降低一些。我覺得工作還是很好找的,很多崗位缺人,就像我自己的公司,也很缺人。但關鍵是很多人覺得讀了大學,有學歷有水平,對自己的期望很高,放不下身段去做低檔的工作。開個玩笑,路上做清潔的,為什么不能是大學生?你把自己的身段放下來,你會發現工作還是很多的。
初也沒想到要出書。大概在二○○八年底,金融危機開始爆發,經濟特別蕭條。上網時,我發現網友們抱怨聲很多,經常怨天尤人。我想,有空發牢騷,不如干點實事,于是,把自己和身邊一些朋友的經歷加工后,用連載的方式隨便寫了發到網上,想給他們一點啟迪。沒想到大概一個星期后,就有出版商開始聯系我,想出書。
這是一本自傳體小說,但不是自己的真實經歷,糅雜了自己和很多身邊朋友的共同經歷。有真實的部分,也有虛構成分。至于我自己的狀況,充其量只是比普通上班族好點,有房有車,有老婆有孩子。《發 財日記》這個書名太夸張太聳動了,他們知道了好難堪喲,還以為我多發 財呢!
故事我們講述了老康的創業經歷就真的轉化成了一本《發 財日記》,成為很多人爭相了解的對象,他們都希望從中獲取創造自己人生的力量。創造出屬于自己的收益事業,成就自己人生夢想。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