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人生當中,也許我們許多人生來的命運可能不盡相同,可這并不是阻礙我們走向成功的理由,生之命不可為,但后來的命運可以通過自己的手去改變,看古今多少成功人士都是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平常人蛻變而來。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一個油販到富豪的蛻變歷程。也許對你的創業有啟發。
就在幾年前,梁先生還在一家工廠打工,為了改變自己的經濟狀況,他一有空閑就到外邊做兼職,比如賣舊書、幫商家派送宣傳單等。幾個月下來,梁先生錢沒掙多少,倒折騰得身心疲憊。妻子不忍心見到他勞累,向他建議道:“俗話說賣油的人渾身油水,你倒不如去賣油。”梁先生暫時也找不到其它路子,唯有聽從妻子的建議,找了一家食用油供應商,利用周末,開始了賣油掙外塊的油販生活。
由于梁先生賣的是花生油,貨真價實,加之是送貨上門,從天開始,他的生意就得到了街坊們的歡迎。梁先生樂壞了,他沒想過油這么好賣,開門仗就獲利匪淺。
半年后,梁先生又打起了新算盤,想改變踩著自行車四處兜售油的生計。他想,自己只是一個轉街賣油的,生意再好收入始終有限,如果做食用油供應商,豈不更好?梁先生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妻子,希望妻子能支持他辭職下海,專心做食用油生意。
善解人意的妻子知道他決心已定,只好答應了他。但她有一個要求,就是梁先生辭職前,一定要計劃好店址、找好榨油機設備。得到妻子的支持,他踩著那輛用來賣油的自行車,先后走訪了十多家食用油供應商,向他們打探榨油機器來源和經營經驗。得知梁先生要買機器生產食用油,商家們仿佛如臨對敵,不肯透露半點信息給他。梁先生輾轉了半個多月,依然一無所獲。
失望之余,梁先生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報刊網絡,希望在上面找到自己心目中的榨油設備。一天,梁先生在雜志上看到一篇“用某機械創業”的文章,上面就有介紹他夢寐以求的榨油機。于是,他趕緊撥通了某機械的銷售電話。天公不負有心人,廣東某公司客服人員不僅告訴他有各種型號榨油機,還邀請他親自上門考察,學習榨油技術。
2006年,梁先生的榨油加工坊開張營業了。他把加工坊的店址選在菜市場附近,消費者在這里可以親眼目睹食用油的生產過程,可以用自己帶來的原料加工制作。透明的加工過程加強了人們對產品的消費信心,開業初,梁先生由于人手不夠和資金有限,不得已定下先預約后榨油的規則。
梁先生不滿足于斤兩計算的零售,有大客戶。他對大客戶的定義是:一是需求量大,二是長期穩定。于是他帶上自己生產的食用油樣品,拜訪了附近幾所學校的食堂負責人,以求成為他們的固定供油商,為了達成合約,梁先生還主動把油價降低了10%。結果,梁先生簽下了3份合約。同時,梁先生還走訪了幾家賓館酒樓,這些耗油大戶每天的耗油量,足以讓他的某牌榨油機轉個不停。
正當梁先生的生意進行得如火如荼時,一個還在踩自行車走街串巷賣油的朋友找到梁先生,要求梁先生定期定量供油給他。梁先生是過來人,他頓時明白這是一個擴展市場的好機會。梁先生跟朋友商定,朋友介紹一個油販來,就給他售價的2%作為介紹費,并相應比其他供應商降低油價3%供給他們。用這個方法,梁先生把散落在各地區的油販集結在自己旗下,形成了一支“賣油小分隊”。
穩定的客戶和網狀的經營法使梁先生站穩了當地的銷售市場,生意火熱。現在,梁先生的食用油加工坊已擴展到三個店面,店面大的有2臺從廣東某公司買進的榨油機。梁先生說,目前他正準備為自己的食用油加工坊重新命名,生產出來的油會通過正規包裝并以品牌的方式出現。“目的是為了公司化規模化,為進一步打開市場做好準備。”梁先生滿懷信心地說。
通過材料的閱讀,梁先生通過自己的艱辛努力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我們相信敢于拼闖的梁先生,一定會攀登事業新,成為一個油品大亨。其實我們每個有創業夢想的人,都可以像他一樣,用汗水和毅力來撐托一個不一樣的世界,獲得自己的理想目標。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