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身邊有許許多多的普通人物,他們通過抓住市場商機成就了自己的致富夢。故事中她是個從普通到不普通的人物,他經歷了很多挫折和打擊才走出今天,他經過失敗后,吳曉丹覺得創業,除了要有過硬的技術外,市場也非常重要。
一名是土生土長的“東山大少”、廣州早的“網蟲”;一名是沉迷手機軟件研究的“蘋果控”,經歷了失敗的當頭一棒后,兩人瞄準“蘋果手機”落到中國后“水土不服”的問題,開發落地軟件,成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十三年前,撥號上網在廣州悄然涌現,“東山大少”吳曉丹當時還是省實的高二學生,懷著的好奇,他向爸媽磨破嘴皮申請了一筆上網經費,成為少有的前衛“網蟲”。當時他喜歡上一個名叫“飛捷”的BBS,那里扎堆了廣州早一批網蟲,丁磊、陳磊華等而今的大鱷班底,就是當時論壇上活躍的“分子”。
在華工讀書期間,對互聯網有滿腦子新奇點子的吳曉丹與師兄師弟們一起建起了當時廣州大學圈不錯的校園空間網站www.w18.net,受到了同學的歡迎。后來,學校團委索性把這個“游擊隊”網站收編為“正規軍”,創建了華工百步梯創新中心。
二○○二年大學畢業后,吳曉丹自費赴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留學深造。碩士畢業后,他在美國找到了份工作———物流倉管員。二○○四年,圖片共享網在美國已火熱一時,這讓吳曉丹想到:視頻共享很可能是下一波互聯網的熱潮。于是,他在網上與廣州的馮華君等幾名酷愛研究互聯網技術的朋友遠程合作,開辦了他人生中家公司———weeky視頻分享網,這個網站幾乎與現在的世界視頻共享巨子Youtube同期上線、競爭。不過因為缺乏對互聯網營銷的經驗和客戶資源,他們的網站終在創建一年多后草草失敗。
這次失敗讓吳曉丹覺得,只有做好充分準備才有可能成功。二○○八年初,全球暢銷的iPhone手機大量進入中國,但手機自帶的中文輸入法卻相當繁瑣不便,馮華君于是與幾名編程高手聯手開發了一款適合中國人使用的中文輸入軟件“WeFIT”,一上線就受到了大量iPhone用戶的熱捧。
吳曉丹意識到這個需求缺口是一個很好的機遇。于是,他毅然丟下了一個年薪過10萬元的美國電信公司程序員,回到廣州與馮華君成立了一家專為iPhone平臺代工開發軟件的軟件公司,吳曉丹任執行官,馮華君任技術總監。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在技術領域做“專”之余,他們更注重跟著市場需求走,除了為企業量身定制蘋果手機本土軟件外,他們還接下了藍牙配件設計,輔助手機測汽車油溫、轉速等多元化的手機軟件開發。
目前,新民網、網易、淘寶、盛大等大公司都是他們的客戶,去年一年他們的營業額就已接近200萬元。
吳曉丹:次創業失敗給我留下的是“當頭棒”般的打擊,在不斷反思中,我悟出創業和理想是兩回事,創業要成功要將你感興趣的技術領域與市場結合起來。
記者:很多IT人都認為專做一種IT產品的外包等于吊死在一棵樹,你們不怕嗎?
吳曉丹:雖然吊在一棵樹上很冒險,但我們相信這個“豆腐潤”領域潛力。事實證明,小領域的外包生意技術過硬,也可做出“品牌”。
記者:你覺得成功離你遠嗎?
吳曉丹:丁磊和我都是廣州批“網蟲”,網易的成功也是靠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我相信我一步一步踏實走,成功就會出現。
在讀完吳曉丹的創業故事后,希望給廣大投資者帶來一定的啟發,你堅持夢想,積極努力,抓住市場商機,成就自己的創業致富夢。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