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現代的人們常說每個人的潛力都是無窮的,那么為什么有的人能輝煌成功,有的人卻落寞平庸呢?這就跟潛力挖掘的程度有關了。有的人喜歡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就當然平庸,反之那些敢用進取、勇于開拓的人就肯定能獲得成功。下面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因為一張欠條而走上創業致富之路,可以說是欠條逼出了他的潛能。
每到莊稼快要成熟的時候,這里的人們就會十分緊張,一種出沒無常而又兇猛的野獸,經常肆無忌憚地從山上跑下來禍害農田和莊稼。盡管眼前的這塊稻田里已經沒有了水稻,但仍然還能看到被毀壞的痕跡。
江西省豐城市鐵路鎮井岡村原村支書徐國根:像這個地方,有莊稼的時候,它把那個莊稼吃了以后它要睡在里面轉幾下。就成了這個坑。沒有十個這里面是推不翻的,一個兩個肯定是推不翻,像這種情況。
范旭明:它下來是一群一群的。一群一群的情況,它有的稻子被它吃掉了,有的被它踩到泥巴里面去了,整個一大片一個晚上全部掃光的,白天不出來,晚上出來的。較大的有300多斤了。
這些禍害農田和莊稼的野獸就是山上的野豬,野豬猖獗,山下這些原本一年種兩季的稻田只種了一季,當地村民對野豬是人見人恨,唯恐避之不及。
2004年春季,一條跟野豬有關的爆炸性新聞在當地傳開,一個曾在豐城市銀行工作的人,卻停薪留職,要在這里的山區養野豬,這個消息,幾乎讓所有的當地人都感到吃驚和不解。
江西省豐城市鐵路鎮井岡村村民徐菊根:那個野豬都很兇,還會去養呀,養就更不要講了,我們就不理解,搞不好就會傷到人。
江西省豐城市鐵路鎮員背村村支書李和平:這個東西還養,都看笑話了。看你怎么養,你養不好的話,到時候你還得走呀。
范旭明就是讓當地人感到不可思議的那個人,在眾多的非議中,他成了豐城市個養野豬的人。可是,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剛開始養,就惹上了一場必輸無疑的官司,這場官司讓他傾家蕩產,他的全部投入,真的讓農民看了一個笑話。范旭明:這是一個陷阱。我沒有去想去想什么打官司什么東西,沒想到這個環節去。
然而,這場官司讓范旭明傾家蕩產,也讓他發現了一個銷售野豬的新市場。隨后,他用了兩年多時間,不僅自己養野豬賺了錢,還帶動了20多家農戶養起了野豬。那么,范旭明究竟發現了什么樣的野豬銷售市場?讓他必輸無疑的又是一場什么樣的官司?他為什么認為這場官司是一個陷阱呢?
2003年春節過后,在豐城市銀行工作的范旭明,突然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停薪留職回到農村老家,拿出所有的積蓄,投資20萬元錢,承包了80畝山地搞生態農業。
范旭明:想搞一個生態農業這一塊的,生態農業我們先搞一點養殖業,然后帶動種植業。到福建,到廣東。我們去考察市場。發現這個野生動物的養殖非常好。
范旭明先是養山雞,但養了2年,卻沒賺到錢。2005年4月,他偶然從電視上看到了一條養殖特種野豬致富的消息,這讓他砰然心動,他決定改養特種野豬。就是這個決定,讓剛開始創業的范旭明惹了一場必輸無疑的官司,賠得傾家蕩產。
2005年5月,在別人的下,范旭明來到江西省的一家野豬養殖場。對方提出以4800元一頭的價錢賣給范旭明30頭懷孕的母豬,并給出了非常誘人的條件。
范旭明:30頭母豬,4800元錢一頭嗎,11.4萬。我們就給他5萬,剩下的9.4萬的話,你到10月份你的豬賣掉了,你賺本了你再給我。他說我是養了七八年了。市場銷路是有的。銷售市場也打開了,養殖技術也有了,方法也有了,那我就不用擔心了。
除此之外,那家養殖場又主動提出借給范旭明一頭種公豬,用于以后配種,更讓范旭明動心的是對方還答應幫著賣小種豬,當年母豬產的豬仔,賣掉后就能收回成本,到了10月份用賣小種豬的錢,還欠下的貨款。這是一樁只賺不賠的買賣,范旭明沒有任何擔心,很快與對方簽訂了合同。買回30頭懷孕的母豬,范旭明交了5萬元現金后,給對方打了94000元的欠條和借一頭種公豬的借條。
按合同,范旭明到了2005年的10月份,賣完30頭母豬產下的小豬仔,就要還剩下的欠款,但買回30頭懷孕的母豬中,卻有一半沒有產仔。
范旭明:其實后來我們發現,那個豬是老掉了。它根本就不發情了,早就應該淘汰了。盡管這樣,范旭明卻沒有再追究,他有自己的苦衷。因為范旭明不知道野豬的市場在哪里,他養的野豬要靠對方來銷售。
范旭明:因為我們對那邊市場我們不懂,這個豬發過去能不能給我錢我也搞不懂了。所以說我們當時這些東西沒有跟他計較這么多。
2005年10月,范旭明的養殖場里有60多頭小豬仔長到了50斤左右。范旭明挑選了58頭發送給那家養殖場代賣,對方答應兩三天就能賣完,但卻賣了兩個月,本來能賣5萬元,對方卻只賣了5000元錢。
范旭明:有的賣6元一斤,有的賣7元一斤,有的賣8元一斤,終只給我5000多元錢了,我準備5萬多塊錢的豬只得5000多元錢。
因為當初的那場官司,范旭明和張家新成了要好的朋友。2007年5月的一天,范旭明為自己的野豬找市場,無意間見到了張家新,他沒想到這個養殖大戶現在成了一個經銷商。這里的銷售情況,引起范旭明的興致。范旭明發現,張家新出售的都是50斤以下的小野豬。范旭明養野豬,出售的都是120斤以上的大豬,小野豬都是當種苗賣,難道在廣東有這么多人養野豬嗎?
深圳經銷商吳慶五:就達到75%的它這里面有一條黑的,這個條紋又比較清晰,像這種豬呢,它今后長大以后它的純度正好是75%.再加上喂草,那么它到了200斤以后,這個肉殺出來,每條都很好吃。
吳慶五到范旭明的養殖場看過后,非常滿意,兩個人很快就達成了合作協議。范旭明把一些野豬用牧草喂養到130斤左右,直接賣到吳慶五的野豬肉專賣店。
現在,范旭明除了跟吳慶五達成合作外,跟廈門的一家野豬肉銷售商也談好了合作,曾經因為不知道市場在哪里,而賠的傾家蕩產,現在他既能往廣州市場買50斤左右的小豬仔,也能賣100多斤的商品野豬,銷售渠道越來越寬。市場有了,范旭明養殖特種野豬的勁頭更足了。
故事從一開始的不被理解,到后來的人人稱羨,范旭明用自己的膽識和魄力創造出一條鋌而走險的創富之路。他敢為人先的精神值得很多創業者學習。你有創業夢想,并為自己的創業夢想而努力,你也會獲得事業上的成功。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