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F600創(chuàng)業(yè)網
在市場中,每一個品牌的背后都有一個的成功創(chuàng)業(yè)人士,而在這個成功人士的背后又會一段段艱辛的奮斗歷程。作為如今市場的品牌大亨,奧康的聲譽可謂響徹整個市場。它的背后又會有著什么樣的傳奇故事呢?
王振滔,1965年生,溫州永嘉縣人,奧康集團董事長。少年時因家境貧寒而輟學,做過3年木匠,跑過5年推銷。1988年以3萬元起家,創(chuàng)辦了奧康集團的前身——永嘉奧林鞋廠。溫州企業(yè)這10年的成長猶如四季更替,經歷繁榮、蕭條、復蘇的起伏。深處其間的企業(yè),可謂“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那時,中國遭遇了的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國制造”在全球經濟危機中的處境艱難異常。
去年10月初,他再次來溫州考察時說:“對溫州的發(fā)展要充滿信心,對解決當前的困難也要充滿信心。我們不能忽視遇到的問題,但不可一葉障目,而否定或者看不到溫州多年發(fā)展的積累,包括物質積累和經驗積累。”他又說:“改革開放以來,溫州的發(fā)展靠的是挑戰(zhàn)自我、自強不息、篳路藍縷的精神。在新的形勢下,這種精神將激勵溫州人民闖出一條新路,推動溫州經濟有更新更大的發(fā)展。溫州仍然充滿活力,依然大有前途。我對此充滿信心。”
都說溫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的新風向,一舉一動備受關注。中國經濟一遇到問題,人們時間就會想到溫州,會問溫州怎么樣?近年來,圍繞著“溫州是否衰敗”、“溫州模式是否終結”、“溫州產業(yè)是否空心化”的爭論。溫州不容易,溫州的企業(yè)和老板更不容易。作為一家生于斯長于斯的企業(yè)家,我對這種“不容易”感同身受。
但正如我辦公桌上的那個座右銘——“鳳凰涅盤,方可聲聞九天”,與大多數(shù)溫州乃至中國民企一樣,這10年,我們正一步步在超越中成長。如果有什么經驗可以分享,我想是:在經濟寒流來臨時,要學會“抗寒”、“冬泳”,而在躁動的盛夏,既要善于把握機會,更要冷靜,禁得住誘惑。
奧康從1988年成立至今,已經有24年了。在這24年里,我們經歷了從小到大,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過程。尤其近10年,我們經歷了幾個轉折點。
一是2003年投資10億元,在重慶璧山縣征地2600畝建西部鞋都。這是浙江企業(yè)在西部投資較大的一個項目,也是我們跨區(qū)域進行產業(yè)轉移的一次嘗試。
那時,中央的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剛剛啟動不久,我們承諾“人民給我一方土,我還人民一座城”。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認同,我包專機請了一些溫州企業(yè)家過去考察。誰知剛跟他們一說,不少人拒絕了。而后來到了璧山的人,看到即將建鞋都的地方,只是一片長滿野草、堆滿亂石的荒地,信心開始動搖,有人對我說:“我們可是相信你才跟你來的,可你看看,這樣的荒地上能生出金子來嗎?”
我一再解釋,但一些人還是不相信這樣的地方能誕生什么,甚至有兩位在璧山待了不到兩小時,就不辭而別,連夜返回了溫州。
經過數(shù)年建設,西部鞋都的幾期工程相繼完工,現(xiàn)在已經成為我們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戲劇性的是,當初不辭而別的一位企業(yè)家后來又主動找到我,希望能給個進駐西部鞋都的名額。
從某種程度上講,贊助奧運算得上這個世界昂貴的贊助,如果把握不好,很可能成為一次“燒錢運動”。但我說,奧運有多遠,奧康就能走多遠。這有兩層含義:一是助力奧運,為奧運做貢獻;二是借力奧運,讓奧運資源為我所用。
這10年來較大的事件,毫無疑問是2001年底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一轉眼10多年時間過去了,入世的利弊已經不再是人們經常討論的問題。但回首過往,這并不是一個輕松的過程。入世給中國企業(yè)和產業(yè)帶來的不只是機遇,更有開放之后的競爭壓力。
2003年,當外界還在討論中國制造業(yè)面對國外企業(yè)將何去何從的時候,我們讓人吃驚地與有“世界鞋都”之稱的意大利鞋業(yè)好品牌GEOX簽約建立戰(zhàn)略合作關系。與GEOX合作,是爭取來的。當時,它準備進入中國市場,圈定了包括我們在內的多家國內企業(yè)展開考察。這些企業(yè)中,有幾家無論名氣、規(guī)模還是實力,都比我們強,而且GEOX的行程把我們定為末了一個考察對象,甚至一度有人提議不用再浪費時間過來了。但我們的誠意終打動了他們。
2004年9月,由于華人鞋業(yè)貿易對當?shù)刂菩瑯I(yè)帶來沖擊,西班牙東南部小城埃爾切醞釀抵制中國鞋。2005年,歐盟發(fā)起對中國皮鞋反傾銷立案調查。時間聽到這個消息,我的心一下揪了起來:與GEOX的合作能不能繼續(xù)?占總銷售近20%的外銷能不能保住?工人怎么辦?不過,反傾銷躲是躲不過的,只有不滿和抗議也沒有用,需要積極主動地正面應對。隨后,我們派出代表參加中國“抗辯團”,我自己也只身前往西班牙等國展開游說,為中國鞋業(yè)“翻案”拉票。
2006年10月,歐盟決定對原產于中國的皮鞋統(tǒng)一征收16.5%的反傾銷稅。我們隨即聘請律師,聯(lián)合其他3家企業(yè)向歐盟法院提起訴訟,經歷5年時間,其他企業(yè)受不了漫長的煎熬,選擇放棄,只有我們還在堅持。終于在去年3月等來了好消息:歐盟決定正式取消對中國皮鞋的反傾銷稅。
2003年4月,我在公司的一次內部會議上,作了一場題為《冬天并不遙遠》的發(fā)言。當時制造業(yè)一片繁榮,鞋業(yè)也還是一個大晴天,但我卻說,從宏觀遠景來看,我們無法輕松。 果然,第二年就遭遇了新世紀來的次宏觀調控。那時溫州的情形幾乎與去年民間金融風波發(fā)生前類似,民間借貸市場異常活躍,民間借貸利率節(jié)節(jié)攀升,遭遇融資難的企業(yè)苦不堪言。2009年初,溫州企業(yè)因為遭遇“成本劫”、“資金劫”,不斷傳出企業(yè)停工、倒閉的消息,以至于被外界放大成“倒閉潮侵襲溫州民企”。
光穿件大衣還遠遠不夠,要想抵御這場徹頭徹尾的寒冬,要練好內功。經營企業(yè)就像經營家庭一樣,那時候我簡直成了一個“家庭主夫”。舉個簡單的例子,食堂也好,話費也好,包括出差的差旅費也好,這些在別人看來是微不足道的開支,我們卻列出來10項精打細算。我們做了很現(xiàn)實的調整,就是在合適的時候買很便宜的菜,不要在早晨菜貴的時候就買全天的菜,晚上的菜可以中午去買。這樣就會省下很多。
故事中奧康的成長之路,更是王振滔的傳奇成功歷程,他用自己的精神詮釋了成功創(chuàng)業(yè)的輝煌意義,值得很多創(chuàng)業(yè)者學習借鑒。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