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中有許多人選擇了自己創業,但每一個人的創業經歷,不論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都像一盞明燈激勵著我們,因而對于有創業想法的人士來說,不妨多讀讀別人的創業經歷,長長自己的創業知識。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陸居權的艱辛創業路,希望對你的創業有幫助。
1986年10月,陸居權出生在湖南懷化一個侗族自治鄉,上有兩個哥哥。盡管家在深山,但父親很早就在江蘇開了家木材加工廠,家境比較殷實,一家人頗為幸福。盡管父親是農民,沒讀過什么書,但陸居權說,父親格外重視對他們弟兄三人的培養。所以,小學里,陸居權就換了三個學校,先是從村里的小學,轉學到了鄉中心學校,后又轉到縣城里一所小學
二哥去上大學,大哥回家幫著打理木材廠,陸居權則留在天津和媽媽一起陪伴父親。沒有一技之長,又沒有資金,能干什么呢?陸居權在附近的網吧里,四處尋找適合自己干的事情。網上一則招聘廣告吸引了他的眼球:惠州一家工程監理公司需要國家注冊結構工程師,請人幫忙招募。
幫別人招工,一不需要自己本錢,二不需要什么技術,為什么不嘗試一下呢?陸居權聯系上惠州那家工程監理公司,正好是公司老板呂總接的電話。
呂總得知陸居權是個19歲的高中畢業生,以及他家里的遭遇后,非常同情,就詳細給他介紹了通常的操作手法,并寄來大量的書。“你要去幫我招注冊結構工程師,對建筑還是多少要了解一點。”呂總并同意他以其公司總經理助理的名義,去招募需要的結構工程師。
陸居權惡補了建筑方面的知識,除了看呂總發來的資料,還去網吧上網看一些建筑方面的信息、政策。陸居權四處發招募結構師的帖子,常常忙到凌晨兩點。沒過多久,還真有一名吉林的結構師跟他聯系,希望面談。
陸居權喜出望外,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呂總。呂總決定從深圳乘飛機到天津見他。“那是2005年10月份,剛好大哥到天津來看望父親。”陸居權說,他只將呂總來天津的事情告訴了哥哥,結果哥哥非常生氣:“你看,你都把別人騙到天津來了,看你怎么辦?”弟兄倆吵歸吵,末了哥哥還是不放心弟弟,陪著陸居權去酒店見呂總。
呂總很爽快,給了他3000錢作“跑路費”,派他去吉林找這個結構師談,并給他出具了一份書面證明,證明他是其公司總經理助理,還給他印了一盒名片。
到吉林后,呂總又給他匯了2000,讓他住三星級以上的賓館。不過,那時家里急需花錢,陸居權舍不得住那么貴的酒店,偷偷住進了20一晚的招待所。有時要到網上查資料,就在網吧對付一夜。
沒幾天,吉林的結構工程師,順利“轉會”到了呂總公司旗下。呂總又給陸居權打了2000。
有了次的經歷,陸居權似乎摸到了門道,當月就為呂總成功物色到三個工程師。
后來,陸居權受到啟發,當起了一名專職的地下“獵頭”員,“說地下‘獵頭’員,是因為我沒有自己的公司,只是一名中介。不過,這都得感謝呂總將我帶到這片領地里來。”現在,陸居權視呂總為恩人,逢年過節都要打電話問候,有時還把自己家鄉的土特產寄給呂總。
2006年元月,陸居權在北京出差。陸居權次走進學校,幾年不見,當年的高中同學,如今頭上罩著學校的光環,大家在一起談論的,都是大學里發生的新鮮事。那次,陸居權感到有點失落,對大學生活充滿了憧憬和向往。
陸居權突然好想回到大學里,當一名學生。他將這個想法告訴了已經出院回家修養的父親。父親自然十分高興。從2006年春節開始,陸居權一邊復習一邊還在兼顧著業務,晚上常常看書到深夜。
2006年,陸居權參加了自己的第三次高考。高考結束次日,他又出去跑業務了。等到家里通知他,才趕回家看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大學錄取通知書。
上大學后,業務依然繁忙。但陸居權格外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由于有了幾年的社會經驗,陸居權顯得十分成熟。同學都親切地喊他“老大”。他并沒有在校外租房子住,“跟同學們在一起才是很快樂的,我覺得住在外面就跟學校脫節了,這與我千辛萬苦考大學讀書的初衷不符。”
因為經常出差,在全國各地飛來飛去,所以陸居權的大部分課靠自學,對一些自己非常喜歡的課,他曾乘飛機趕回來聽。去年,陸居權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總部位于上海,終于使自己從地下“獵頭”,變成了名正言順的“獵頭”。如今,他的公司在武漢、蘇州、深圳等地設立了分部,業務量比自己單干時翻了幾番。
“今年8月份,是公司收入比較少的一個月,只有10來萬元。平時都在二三十萬的樣子。”為了盡量不影響學習,陸居權讓哥哥、嫂子幫助料理自己的公司,還聘請了一些大學生做兼職。
“現在,公司逐步走上正軌,介紹一名注冊工程師,大約向用人單位收取1萬元技術咨詢費。”前不久,陸居權又注冊了“中國注冊英才網”。“長遠看,我會在互聯網上尋求新的發展機會。”
“他不是天才,也不是怪才,而是靠自己的勤奮一步步打拼過來的。”陸居權的同學劉權說:盡管陸居權是校園創業,但他一點都不張揚,平時從不讓人叫他陸總、陸老板,和大家在一起的時候都稱兄道弟。
在同學眼里,陸居權平時顯得非常忙碌,經常出差,周末在學校的時候,往電腦面前一坐就是一整天,飯都顧不上下樓去吃,讓同學把飯帶回來。
他和同學關系處理得很好,出差前后都會給同寢室的人先打個招呼,學校有什么事情叫同學時間通知他,對人親切,從不在別人面前說自己是搞創業的,也不在別人面前炫耀,別人說到創業,他也會主動轉移話題。熟悉他的同學都知道,陸居權在學校里托人召集了一些經濟條件不太好的同學,在公司里面做兼職,但從不讓人知道是他開的公司。
“沒必要那么張揚,學生還是樸實點好。所以,車子一直留在上海公司總部,聘請了一個司機,作為往來的交通工具。”陸居權說。
故事中陸居權用自己的勤奮寫就了一段不平凡的創業之路,他的創業成功為我們詮釋了勤奮的意義。他靠的是自己的勤奮刻苦才能贏得輝煌未來,希望你也能堅定自己的信念,用自己辛勞與刻苦打造事業上的成功。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