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社會中有很多殘疾人士,要區別一個人是不是殘疾,不只是身體的缺陷,更是精神的喪失。一個殘疾人可以用堅韌不拔的精神告訴我們他的人生意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殘疾人的創業智慧。
“身為一個殘疾人,我加倍努力,具備自我謀生的能力,并且樂觀地生活下去。”這是濱海新區大港古林街官港社區的姜亞芬經常說的一句話。即將步入知天命之年的姜亞芬告訴記者,這些年,她聽到太多殘疾人創業的故事,那些事跡仿佛一股力量,始終激勵著她不斷前進。用她自己的話說,“我可以有夢想。”
記者從姜亞芬的講述中得知,她兒時患上問題,由于家境貧寒,沒錢,落下右腿終生殘疾。認識姜亞芬的人都說,她的人生實在坎坷。但就是面對如此坎坷的命運,姜亞芬卻依然信心百倍地拖著殘弱的身軀,走出了一條不平凡的創業路。回顧姜亞芬的創業史,她白手起家,經商26載,涉足超市、酒店、養豬、石材等近10個領域;她賺過大錢,也曾傾家蕩產……但她始終不放棄,如今,她有了穩定的事業——藝美超市和藝美酒樓,并不斷帶動更多人就業。
創業初期,姜亞芬用家里僅有的200錢買了一輛大篷車,在市場賣雜貨。由于她為人友善,并且貨物質優價廉,漸漸地,她的大篷車在顧客心中有了信譽,生意也越做越好。“雖然收入增加了,但也只能維持生計。”姜亞芬當時盤算著,再開辟一個經營領域。經過一番市場調查,她搞起了養豬業。但沒多久,由于豬肉市場價格驟跌,姜亞芬一下子賠了20萬,這個嚴重打擊讓她迷茫了。她說,“人生路上有綠洲,我堅信肯努力,有機會。”
很快,姜亞芬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成立了藝美超市和藝美酒樓,不僅填上了當時官港地區沒有像樣飯店和商店的空白,也給當地人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方便。由于誠信經營、貨真價實,姜亞芬的兩家店在當地眾人熟知。姜亞芬的生意做大了,夢想的輪廓也愈加清晰。
在創業成功的同時,姜亞芬也不忘帶動身邊人致富。截至目前,她已安置了幾十人就業,其中也包括殘障人士,地解決了他們的生活與就業問題。“我致富了,我還要用我的微薄力量向社會獻愛心。”多年來,姜亞芬積極做慈善事業,先后資助困難兒童上學,捐錢修路,為“貧困母親工程”、山西貧困地區、汶川和玉樹等地區捐款,捐款數額已達數十萬元。談及今后的人生規劃,樂觀的姜亞芬笑著說,“我還有氣力,我就要繼續奮斗,與時代同行。”
材料中姜亞芬雖然身體是殘廢,但她用樂觀健康的心態告訴我們什么是身殘志堅。希望有創業夢想的你,以他為榜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鑄就自己的事業。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