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社會中很多大學生都有創業的想法,在我們的身邊肯定也有不少。有的人因為資金不足無法走向創業路,而有的人懼怕創業風險,遲遲不敢邁出步,而來自中原工學院的一名大四學生——孔德永,靠自己的努力積攢下2萬元的創業資金,開始了自己的創業路。讓我們一起看看他是如何成功的。
孔德永是中原工學院的一名大四學生。前些天,他的父母從吉林榆樹農村趕來看望上學的兒子,臨走,小孔瀟灑地買了兩張飛機票,讓從未坐過飛機的二老著實過了把飛天癮。
2004年9月剛來中原工學院報到時,孔德永和許多家境貧寒的大一新生一樣,繳完學費住宿費什么的,兜里就剩下了七八百元錢。這些錢,父母告訴他,至少要堅持三四個月以上。
孔德不愿坐等父母的供給。他知道年事已高的父母面對土地討生活不易;另一方面,學市場營銷的他早在高中就立下一個雄心:上了大學,要找機會創業,干一番事情。貧困生創業,較大的困難是啟動資金。為此,孔德永決定從掙分錢開始,聚沙成塔。
他的份收入來自入校第二個月賣的30雙手套,掙了50錢。那天,他興奮地給遠方的父母打了個電話,告訴雙親:今天的生活費沒用你們的錢,是我自己掙的!牛刀初試后,孔德永又當過導游、賣過月餅、賣過被子……學業之余每一次商機的成功捕捉,都讓他為自己以后的創業積累了經驗與資本,也一點點加強著信心。
從大二起,孔德永已沒再讓家里寄過錢。相反,那一年,他還向家里寄去了5000錢。時機逐漸成熟,大三即將到來的那個暑假,孔德永懷揣攢下來的將近2萬元錢,和同鄉也是同學的賈紅亮一起,準備實施他們籌劃已久的創業夢——在學校門口,開家學生飯店。
之前,孔德永專程找過他所在的經濟管理學院的團支部王媛媛老師,訴說他想創業的夢想,以及擔心因此造成學業和創業之間沖突的苦惱。王老師告訴他:了解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時間可以像水一樣擠出來;而且,學經管的學生正應該在實踐中學以致用,讓學業與創業互相督促。王老師的一番話堅定了小孔的信心。
提前半個月到校,錢包不那么充實的孔德永和賈紅亮幾經考察,將飯店選在了校門口附近的一個地下室——一間光禿禿的、連水電也沒有的空屋子。預付完房費還剩8000錢,他們接水電、跑裝修、找服務員……為了省錢,桌椅買的是舊的,小孔將廚師表哥從老家拉了來,算是省下了一筆開銷。
趕在2006年9月1日,學生入校的天,孔德永的東北菜館開張了。此時,他們才發現,他們還是將困難想得太少了。開張第三天中午,飯店總共只來了兩桌客人,收入62元錢。由于缺乏經驗,他們的每一個環節,都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經營成本,就連買斤大蒜,都要貴出兩三毛錢。
艱難時,孔德永和同伴也曾想過放棄。可創業的激情和不肯服輸的念頭,總在末了時刻戰勝了猶豫與氣餒。他們暗訪附近的飯館,讓自己的菜品更物美價廉;他們在校園網和校園內做廣告,以盡快增加飯店度;他們挖空心思促銷,以招徠更多回頭客……小孔感嘆:在課堂上學的那套,這回全用上了!
開張20天后,飯店生意開始轉好。第二個月,開始有盈余。越來越多的學生顧客開始知道并關注了這家學生開的飯店。半年后,小孔的飯店從地下搬到了地上。現在,小孔豪氣地告訴記者,夏天生意好的時候,一天用過14個服務員,門外擺30多張桌子;而一個月的營業額,達到6萬元。今年暑假,孔德永在東北菜館的附近又開了一家400平方米的新店——川王府火鍋。
需要強調的是,雖然孔德永的生意越做越順,但他始終沒忘記自己作為學生的本分。孔德永說,創業的艱辛與樂趣給了他克服困難的勇氣與精力,他能在天不亮趕到市場進菜,而不耽誤八點半回來上課;能在晚上飯店關門后去自習室伏案苦讀到凌晨,而第二天照常起床……就像一個心里揣著理想的人,總有使不完的勁兒與精氣神。
上述材料中的孔德永勇敢的邁出了創業人生的步,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而獲得了成功。希望廣大的創業者有創業的想法,就要付諸行動,這樣才有成功的機會,才能在創業路上打造出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