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上桔子酒店是的連鎖酒店之一,頗有名氣,也是品牌上檔次的酒店之選,極受著人們的信賴。它的成功人人可能都知道,它擁有怎樣的創業故事呢?讓我們一起體驗創始人吳海的創業成功經驗吧。
吳海總結的創業經驗:早期創業者,高估自己的能力和市場預期,一定會出問題;對合格生意人的定義是:“言而有信、精而不滑。”;從不思考企業和自己誰重要;創業時人重要,創業者不要期望其他同伴講義氣,但自己講義氣。在管理方式上,吳海認為有三點很重要:讓員工感受到尊重、讓企業感受到尊重、關心員工比員工自己的需求還要多。
他喜歡看書,卻從來不看名人傳記。因為他覺得人生該怎么過是自己的事,所以喬布斯再出名,他也不看其傳記。他在心態上特別看得開,但卻總有點坐立不安;他對別人的做法不在乎,卻十分固執于自己的想法;他追求抽象的感受,而不是具體的目標。他就是吳海,桔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桔子酒店”)董事長。
吳海說自己是草根,家在外地,沒有任何背景,一步一步做到今天,沒有一下子撿到一桶金的幸運。1991年,吳海從中央財經大學畢業,畢業后在國外接受了一段時間的培訓,回國后進入海南鳳凰公司,后來公司發生變動,美國總裁被解雇,當時公司的臨時代理總裁要求吳海配合他向董事會說謊,吳海因拒絕說謊而被撤換掉。之后,他開始了創業生涯。
1997年,28歲的吳海創辦了中國靠前家提供酒店預訂服務并早實行會員制的商旅管理公司——商之行。2000年初,公司被所羅門兄弟原亞太地區總裁設立的基金收購,吳海則加入攜程任副總裁。兩年后,吳海離開攜程,創辦了在線旅游服務公司——財富之旅。2004年,吳海將財富之旅賣給了新浪,之后新浪又轉賣給了藝龍。在藝龍工作了不到一年,吳海又開始了他的第三次創業——桔子酒店。
吳海說自己有點愚忠,他會報答每一個幫助過自己的人,即便是為此要做一些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比如創辦桔子酒店。吳海說:“初做這個企業,就是因為一些投資人過去幫助過我,直到后來我才逐漸喜歡上了這個行業。”在吳海看來,做什么行業無所謂,因為商業道理是相通的,創新也是相通的。
但吳海也坦言:“我不是非得做什么,也要看機會,做到一定程度時,我可能就不再適合每天管理瑣碎的事情,別人比我更適合做管理,那時候我可能會做其他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吳海的專長是喜歡琢磨和創新。對早期的創業者來說,如果高估自己的能力以及市場預期,就很容易出現問題。尤其當企業做到一定規模后,在各方面的壓力下,創業者很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
吳海坦承,出售商之行就是一次失敗的舉措。他說:“當時商之行已經是行業內較大的企業,之所以后來做出出售的決定還是因為自己的眼界不夠寬廣。”由于那個年代大都采用撥號上網,網速慢,吳海對網絡經濟的發展并不看好,但事實證明他錯了。這件事讓吳海吸取了一個教訓:不能輕易否認一個事物,不能因為自己做不好,就覺得它不行。
做生意總是有賺有賠。吳海對合格生意人的定義是:“言而有信、精而不滑。”對于他來說,做企業就是處理好商業邏輯和商業道德之間的關系,符合商業道德和邏輯的事情就是重要的事情。任何一個責任感強的創業者都會把企業看得比個人重要,因為他們背負著對自己、對投資人、對用戶的承諾。“我從不思考自己和桔子酒店誰更重要,如果我不行,一定會歡迎別人幫我管理,這樣公司才能做得更好。”吳海說。
吳海說:“一旦創業,問題就只能靠自己解決。”雖然在某些情況下,公司跟員工、用戶有利益共同點,但每個人思考問題的角度不一樣。比如公司資金鏈斷裂時,很少會有員工主動提出減薪與企業共渡難關,而作為公司的CEO就需要獨自承受。經歷過多年的創業風雨后,吳海認為人是重要的。“從2006年到現在,公司七八個主要管理人員都沒走,老馬跟隨我的時間長。”吳海說。
吳海口中的老馬指的是桔子酒店的副總裁馬曉冬。從創立商之行開始,馬曉冬就一直是吳海的副總。兩人相識于大學的一次歌詠大賽,彼此非常默契,在能力上雙方也不錯互補。吳海的個性中有一些理想主義情懷,而馬曉冬則是一個務實的人;吳海性格比較內向,不擅長和人打交道;馬曉冬比較圓滑,既能把事情辦了,又不讓人傷面子。十多年來兩人從沒發生過什么大的爭吵。但吳海很重情誼。當年賣掉商之行后他把近二分之一的錢給了自己感覺虧欠的人,四分之一給了其他高管,另外四分之一才留給了自己。他覺得這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吳海認為,創業者不要期望其他同伴講義氣,但自己講義氣。2008年金融危機時,整個酒店行業低迷,桔子水晶酒店也非常缺錢,但吳海沒有裁掉一個員工,也沒有減薪。“要是天真的塌下來,所有公司都會倒下,只不過我們先倒下幾個月而已。”吳海說。
30歲以前,吳海不理解為什么自己信任的人,一起做事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即使自己對手下的人多么好,他們依然可以不打一聲招呼就離開。30歲以后,吳海賣掉了公司,終于想明白了這不過是生活的一部分。
“這世界上什么樣的人都有,不能讓人家都按照你的標準和期望來行事。他的行為,從他的角度邏輯來看或許是對的,畢竟每個人的良心和道德標準不一樣,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從人性角度去分析都是可以理解的。”吳海說。創業初期好比“打群架”,碰到事情要拿起棍棒磚頭一擁而上,要找到能“打”的人。但信任一個人的能力和信任一個人本身則不同。信任有界限,公平是基礎。在吳海看來,很多創業公司的領導和員工像兄弟一樣,其實這是的隱患。從企業角度來說,老板就是老板,員工就是員工,好品牌重要的是公平。
對于初創期的企業來說,基本的目標是生存,此時需要員工的集體創新。因此,員工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對企業的工作績效的影響非常大。在管理方式上,吳海認為有三點很重要:讓員工感受到尊重、讓企業感受到尊重、關心員工比員工自己的需求還要多。吳海讓每一位員工親手栽下一棵果樹,自己挖坑、澆水,并掛上一塊寫有自己姓名和時間的牌子。吳海說:“我不知道我們算不算是幸福企業,雖然我們的工資不是業內較高的,但穩定程度和員工滿意度在業內是相對較好的。
在市場中創業是一個人的事情,別人可以不講義氣,但是自己一定要講義氣,做生意有賺有賠,所以好的心態很重要。希望上述材料在你的創業人生中增強你的信心,用美好心得來獲得事業上的成功。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