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的觀念當中,老年人過的日子應該是在家里逗逗小孫子,外出溜溜彎,以享受天倫之樂。可如今,我國60歲以上創業的老人越來越多,而且事業做得都很成功。
陳業光老人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他今年65歲,養豬起步的時間是2004年,當時剛好60歲。陳業光說,他養豬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要證明一下自己,創業跟年齡無關,他要給年輕人一個榜樣。
04年剛起步時候,陳業光的困難也比較大,兒女們都不在身邊,所有的環節他都得親力親為。資金不足,他不向兒女們伸手,而是憑自己良好的人緣,從親朋好友那里借,100萬元的創業資金,大部分都是借來的。由于不懂知識,他聘請一名技術人員做他的顧問。為了盡快學到技術,他經常跟在技術員身邊,技術員工作的時候,他就在旁邊觀摩,還經常請教各種各樣的豬病防治知識。只有小學文化的陳業光由于勤奮好學,再加上勤于實踐,一年后他就熟練掌握養豬技術。
養豬讓陳業光找到了樂趣,他的時間也幾乎都用在養豬上。他住在東平鎮,可是每天早上都騎上摩托車到豬場和工人一起,做豬場里的活,忙得不亦樂乎,到了晚上才回家里。由于用心經營,陳業光用不到一年時間就超越了很多同行。
陳業光在養豬過程中也遇到過挫折,2005年到2006年這兩年,受到大環境的影響,豬價走低,陳業光虧了30多萬元,可是這并不影響他的信心和決心,他認為,任何事業都有挫折,只有堅持才能成功。走過了低谷的2005年和2006年,陳業光的養豬業得到了大發展,規模不斷擴大。他也由起初的100頭母豬發展為目前的400多頭母豬,肉豬170多頭,小豬幾百頭。陳業光成為了全縣較有實力的養豬戶。
心存高遠的陳業光并不滿足,如今他又有了新目標,他要擴大自己的養豬規模,打算擴建1000多平方米的豬場,養多100多頭母豬。現在,他的新豬場的土地已經平整好,今年5月就將動工建設。同時,也帶動更多的村民加入到養豬致富的行列。
老人創業,對經濟發展、國家稅收都有貢獻,老人的收益增多,也為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增添了力量。老年人利用自身優勢進行創業和再就業,一旦創業成功,就能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而且還給一些迷茫的年輕人予鼓勵和指引。老年人都能有如此魄力,我們年輕人就更沒有悲觀的權利,而應該勤奮進取,闖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