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人口較大的城市,也是中東地區的經濟和金融中心,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迪拜作為歐洲、非洲和亞洲的印度等地的經濟交通的中轉樞紐,每年舉辦次國際性的大型展會、博覽會、招商引資會等,這些商機帶來的價值,也是收入不斐。咱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想去迪拜,就不是為了旅游,而是為了更好的發展自己的事業。
小編見到的馬生龍,一口京腔普通話說得非常地道,如果不說家鄉話,你可能認為他就是北京人。據他講,13歲小學剛畢業,他就帶著簡單的鋪蓋來到蘭州,然后又輾轉西安、鄭州、邢臺等地,1988年,17歲的他只身來到北京發展。由于舉目無親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他曾經在公園里的椅子上睡過,在五毛錢一晚的錄像廳里過過夜,吃了不少苦頭。后來到了牛街,在飯館里當洗碗工,雖然剛開始老板不發工資,但管吃住還能學技術,又能告別風餐露宿的日子,他就已經十分高興了。慢慢的,他學會了拉面技術。
98年,他打工的店老板由于家中有事店面要轉讓承包,老板見馬生龍為人忠厚老實,拉面技術,就把店面承包給了他,由于馬生龍精心經營,再加之他做的牛肉面味道好,很快風靡牛街。生意好時一個月能賺十萬元,正常時一個月能賺五六萬,一年下來保守能賺五六十萬元。
馬生龍的拉面館之所以發展迅速,主要的一點是鄉情意識濃,一般都會返回家鄉招工,“鄉情意識”比較好管理;另一個特點是抱團發展,近幾年政府部門大力引導扶持,創建拉面師培訓機制,輸送了很多擁有拉面技術和相關證件的拉面人才,使他們無論走到哪兒都吃香,不愁找不到工作。
“快餐業應該是一個朝陽產業,而蘭州拉面實際上是中國式的快餐。我已經去馬來西亞、新加坡、沙特等地考察過,目前確定去迪拜發展,當地人認可蘭州拉面,認為牛肉湯是中藥合成品,再加上大牛棒骨,都是含營養作用的健身品,我們已計劃今年七八月份就過去開店,當然我還要對牛肉面進行適當的改良。”馬生龍對自己下一步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馬生龍有自己的經營理念,也有自己堅持的創業夢想。像他這樣誠實守信的做生意,相信他在迪拜也會贏得客戶的信任,獲得長遠的利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