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對于沒有行業經驗的人來說,應盡量避免選擇競爭激烈的行業或產品,找找冷門。干事業需要有的眼光和良好的市場感覺。許多選擇“個吃螃蟹的人”,都獲得了的成功。
于麗曾是天津市乒協杯女子單打靠前,與多數成功創業者的經營理念不同,在她看來,只有緊跟時代腳步,先人一步潛入尚處冷門的行業,一旦未來該領域由冷轉熱,便是退出轉行之時。
上世紀90年代,“下海”那真是個時髦的詞兒啊,只有少數敢于挑戰自我者會選擇這樣一條充滿未知與不測的人生路。于麗就硬是放著收入穩定的國企會計不干,到更廣闊的天地間體味人生的另一種可能。而這種富于挑戰的氣魄,與其之前的運動員經歷密不可分。
辭職后,于麗幾乎沉寂了一年的時間。其間,她對市場做了的考察,只為挖掘有可能成為盈利爆發點的市場空白。1997年,互聯網的興起讓于麗隱約嗅到其背后的商機。她發現,開始有喜歡嘗新的年輕人利用互聯網資源輔助工作、學習,甚至交友聊天,無形中給生活提供了便捷,縮小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緊接著,于麗開始調研市場上已有網吧的數量、規模、裝修風格、機器配制等參考數據。一番考察過后,她興奮地發現,其所居住的區域竟然一家像樣的網吧都沒有,很多年輕人上網只能跑到離家較遠的小網吧,趕上人多客滿時還要耗費一兩個小時等待閑置機器,白白耽誤了時間。
從決定開網吧到正式營業,于麗遇到了重重阻礙。便是來自家人的反對,認為網吧與游戲廳別無兩樣,人員雜,素質良莠不齊,并不適合女人創業;其次則是資金關,畢竟開家還算有檔次的網吧至少需要百平米的門店,同時還要裝修、購置電腦、桌椅,雇傭小工,合計下來成本至少幾十萬元;而第三大難題便是網吧設備的后期維護費,如果電腦發生故障甚至機器老化、損毀,還要至少留出幾萬元的設備維修金。按常理,這些橫亙眼前的障礙足以讓一個女人心生畏懼而退縮,可生性倔強、喜爭的于麗卻硬是迎難而上,因為她相信,這樣的選擇不會錯。就這樣,她用四處湊來的錢,踐行了自己的想法。網吧正式開了張。
事實證明,上天確實賜予于麗一雙慧眼。網吧營業第二天,50臺機器便全部占滿,甚至更有通宵上網者。不出兩年,便已清償全部欠款,踏上盈利之路。面對初次創業的成果,于麗雖說欣慰,但也因經營店面生活作息不規律而處于亞健康狀態。如果一直這樣做下去,身體一定會拖垮,屆時賺再多的錢也無濟于事。于是,她開始計劃著尋找新項目,將網吧轉讓他人經營。
無意中的聚會,讓于麗邂逅了久違的同學,并了解到市場對于紅酒的接受度正在提高。而彼時,同學正是某國外品牌紅酒的中國區總代理。短短三個小時的晚餐,讓于麗對紅酒市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回家后,她在網絡上搜集整理了大量有關紅酒的資料,并斷斷續續用了一個月時間學習、消化,并制定了紅酒品牌代理的可行性方案。盡管網吧照常經營,但于麗的心早已飛進紅酒里。就這樣,她開始在店門外張貼廣告,有意找尋起網吧轉讓后的新經營者。
也許是巧合,廣告張貼后的第二周便有位40歲上下的服裝店老板主動找上門來洽談轉讓事宜,對方表示,價格合理,馬上接手。因經營網吧而身心俱疲的于麗,終拿著幾十萬元的轉讓費和網吧經營賺到的錢,另立門戶,做起了紅酒品牌專賣店。與初次創業不同,品牌紅酒的客戶群相對,方便于麗在經營的同時,拓展人脈圈。也恰恰是做專賣店的那幾年,她結識了來自銀行、投資公司、房地產、高校、醫院等20多個行業的高管、教授、院長,有的甚至成為了長久的朋友。而同樣是因為經營紅酒,更讓于麗深入了解了養生之道。相較之前為金錢打工迷失自我式的創業,二度創業盡管也幾經挫折,但整個過程卻是輕松而愉悅的,甚至可以說是對自己精神世界的充實與升華。
然而,隨著紅酒市場消費需求的逐年激增,品牌紅酒專營店的數量也由少積多。競爭漸趨激烈下,供應商同學也開始設置進貨大約門檻限制,并上浮了部分產品價格。不僅如此,門店的房東也開始盯上于麗的生意,認為她經營紅酒賺了不少,便故意調高房租。兩相夾擊之下,再加上紅酒市場已轉為熱門行業,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利潤空間的收窄,與其妥協于供貨商及房東,不如再去挖掘其他冷門商機。
一天晚飯時看新聞,一組國內食品安全問題的報道令其觸目驚心。尤其當看到一些人因為吃了有毒豬肉、化學加工牛肉而患病的消息,讓于麗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敢吃肉。可成年人不食肉或許對身體營養攝入并無大礙,但對于正處發育長身體的女兒來說,不可能長期食素。況且,自己面臨的問題,其他家庭也普遍存在。放心肉難不成只能食用進口的?
思路確定后,于麗立即行動起來。搜尋對比了十多家進口食品公司后,她鎖定了性價比較高的澳源品牌。可貨品有了,店開在哪呢?于麗粗略計算了下,符合這兩大條件的門店倘若地處市內六區的好地段,不僅年租金不菲,而且閑置或轉讓的可能性較低,的選擇只能是外環線附近的新興居民群。于是,她開始地毯式搜羅起符合條件的目標店鋪。從津南、西青到東麗、北辰,于麗歷時半年才在中北鎮談下一間店面。說來也巧,與該店面十幾米之隔的對面恰恰是繁華的農貿市場,周邊居民群及配套設施早已成熟。
盡管有過長達十多年的創業經歷,可畢竟40歲的年紀,她時而也會感到力不從心,很多事情需要從零學習。但嚴謹、執著、追求不錯的她始終覺得,既然選擇,就要堅定地走下去。商業項目可行,盈利都是遲早的事。秉承著這樣的理念,于麗的進口肉類食品店開張沒多久,便受到附近居民的廣泛歡迎,日銷售量遠超之前預期,實踐再次檢驗了于麗的判斷。
看了這么多于麗的經歷,不知道大家有木有收到啟發。在許多人看來,她是不穩定的,今天做這個,明天做那個,但其實她有著對市場前景敏銳的洞察力。人不能總在一處停滯不前,很容易讓自己落后被淘汰,只有與時俱進,不斷嘗試創新,才能更好的適應發展的社會。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