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一個有著悠久的文化傳統的國家,很多的古老行業都是充滿藝術和美的。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很多的古老行業都開始瀕臨滅絕,藝術的傳承受到沖擊。如果,選擇做這些中國的傳統手藝,進行創業,一定會很受歡迎。
幾年前,她還是一個以刺繡、麥稈畫等手工藝品制作為生的農家女;如今,她成立了文化公司,帶著幾十名農家婦女,靠自己的雙手走上了文化創業之路。她,就是高臺縣宣化鎮農家女陳志。
我們見到陳志時,她正在手把手教公司的新員工學習制作絲帶繡、珠繡、蘇繡和麥稈畫。在陳志的工作室,裝裱精致的刺繡、書法字畫、麥稈畫、剪紙等作品掛滿了屋子,中間一張大案子上,擺放著正在裝裱的一幅絲帶繡作品。
“基本上每天都能接到活,有時候還得加班。經過三年多的時間,大家都知道我的活干得細心,價格也公道,所以生意還不錯。”陳志說。
陳志的父親是高臺縣有名氣的“農民書法家”,受父親影響,她從小就喜歡剪剪畫畫。初中畢業后,陳志在外學過裁縫,打過工,2005年春天,她開始接觸刺繡,并對此極感興趣,先后在四川樂山、湖南長沙等地學習了各種刺繡工藝,之后回家干起了“文化活”。2009年,陳志被高臺縣文化委認定為縣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2010年6月,在親朋好友的資助下,陳志辦起了一家以字畫裝裱、手工刺繡為主的紅色藝術工作室。
“一開始,家里人都不支持我干這行,但我打定主意要堅持下去。這兩年,隨著人們對文化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我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了,一個人忙不過來,還得雇人干。”陳志說,她還把刺繡手藝傳授給周圍的姐妹們,由她們負責加工制作,她負責技術指導和成品外銷。現在,陳志的產品在庫爾勒、蘭州、張掖都有了一定的市場。
今年7月,陳志注冊成立了高臺縣紅色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之所以要打紅色品牌,就是要依托高臺紅色文化資源,創作紅色主題的作品。近期,我計劃創作一套西路軍系列剪紙作品,并外出參加展覽,擴大影響,帶動周邊從事手工藝品加工制作的姐妹們一起闖市場。”陳志說,“對我們這些剛剛起步的企業來說,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是一次重大機遇,依托民俗傳統文化發展文化產業肯定會有前途,我和姐妹們都很有信心。”
隨著中國經濟與世界的接軌,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只有傳統的東西才是更受歡迎的。選擇創業,東方文化意蘊的產品是一個新的選擇也是一條新的致富之路。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