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故事能激勵很多創業者們成功經營自己的事業,這就是創業故事的力量,今天我們要講的中年女子龐紅艷的創業故事,看她是怎樣逐漸走上月賺兩萬的道路的。
開烹飪書店創業月賺2萬故事
2006年1月,龐紅艷拿出2萬元積蓄,在丈夫工作的書店附近開了一家小飯館。每天都忙得暈頭轉向,可月贏利卻只有兩千元左右。半年后,龐紅艷有些泄氣了,想把飯館轉讓出去。丈夫李軍提議說:“要不把飯館改成書店吧?我來經營!”龐紅艷有些動心,可她仔細一算,又發現重新裝修很不劃算,而且,書店賺錢比飯館更慢,風險也更大。
進退兩難時,丈夫李軍忽然想到了一個好點子。他在書店上班時發現,那些有關熟飪的書籍很受城市女性的歡迎。一次,一位女顧客要買一本烹飪方面的書,可是選了半天也沒有選到滿意的。李軍一詢問才得知,雖然介紹熟飪的書籍很多,可是其中關于原料制作、原輔料用量和器具用法的介紹都比較模糊,如“少許”、“適量”等詞就讓人很難把握。那位女顧客對他建議說:“我每次按照書上的烹飪方法去做,都做不出好味道來。你們能不能進一些配有光碟的烹飪書籍?如果有光碟,我就可以在家邊看邊做,這樣更容易學會,而且不浪費時間和原料……”
開烹飪書店創業半年后,龐紅艷發現,一到晚上或周末,常有一些白領階層的男男女女光臨。他們其實都是烹飪愛好者,都有自己的“拿手好菜”。閑暇時候,他們就想借這里的場地,向朋友們“炫耀”一下自己的廚藝——這里不但工具和材料齊全,同時也省卻了事后收拾廚房的麻煩。注意到這個現象后,龐紅艷又針對這類顧客提供子自助式烹飪服務:如果顧客想自己炒菜,便可提前打電話向書店預訂所需的原料和作料;然后,她就會先將所有的原料和作料切好、配好,由顧客親自到書店來掌勺炒菜,炒好菜后,顧客便可以在“美食餐飲區”享用了。這樣一來,喜歡烹飪的顧客不但展示了自己的廚藝,頗有成就感,還能使其親友品嘗到不同口味的美食,而且形式也非常新鮮、,能讓顧客真正享受到“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樂趣!
盡管龐紅艷開烹飪書店創業相繼推出了越來越豐富的服務,但她的店鋪既然叫做“烹飪書店”,重點當然還是在賣書。其實,她讓顧客自己動手烹飪,不僅挑起了顧客的食欲,往往也激發了她們購買書籍的欲望。由于生意日見紅火,50平方米的店面顯得越來越狹窄了。店里“見縫插針”地擺滿了書架和書柜,分門別類地擺放著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烹飪書籍,讓開烹飪書店創業生意越來越紅火。
看了龐紅艷創業賺錢的例子,您是否已經有所領悟了呢?希望上面的故事能夠對您起到激勵作用,成就您自己的事業,創造出您的創業故事!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