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的眼中,當兵回來的一般都是大老粗,要么回家打工,要么老老實實去政府安排的地方上班,但這里卻有一個特例,帶著老兵的氣息,卻成為一個網站的總裁,這就是楊祥虎。
憨厚耿直、一臉滄桑,年近知命之年的楊祥虎身上找不出一點兒網絡的氣質,從他不茍言笑、踏實慎思、敢于擔當的言行中卻有一股濃烈的老兵味道。從二炮部隊退伍的一名戰士成長為“幫你網”網站總裁,楊祥虎骨子里浸滿的自強不息的老兵精神。
(一)
生長在湖北荊州一個偏僻鄉村的他,父母都是勤勞善良的農民。本想著到部隊長些見識、學點技術,卻當了一名普通的通信兵。上世紀80年代,復員回家后,他開始踏上艱辛的自主創業之路。
萬事開頭難。當年,個人身份證從城市逐漸推廣到農村,楊祥虎敏銳地意識到開照相館是一條致富的好路子。但要買個很便宜的照相機和一套簡單的人工洗印設備,對他來說還是個天文數字。
為了籌集這筆創業經費,楊祥虎找到一個汽車修理廠干起臨時工,拆洗設備、油漆鈑金、洗車擦車,臟累苦活兒都爭著搶著干。酷熱的三伏天,別人都買汽水消暑解渴,他卻喝軍用水壺里涼好的白開水,舍不得亂花一分錢。
一邊干活掙錢添置設備,一邊買書學照相技術,楊祥虎很快回到鄉村開起了照相館。因為他開辦了上門照相業務,鄉親們不出門就能照相,他也從中找到了創業的快樂。
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隨著社會改革步伐的加快,荊州電視臺在社會上初次公開招聘人才,自學的攝像、剪輯本領和在部隊練就的文字功底,讓楊祥虎成為電視臺一名聘用記者,實現了人生的次“鯉魚跳龍門”。
(二)
工作后沒多久,臺里安排楊祥虎去跑廣告。當時,廣告還是新鮮事物,工作開展比較艱難。楊祥虎在破解一個個難題中,想搭建網絡平臺進行方便捷透明的溝通,但互聯網剛剛起步,他的提議被領導和同事看作天方夜譚,遭到拒絕。
在部隊練就的敢于沖鋒的品質,讓41歲的楊祥虎下決心不顧一切勸阻和反對,辭職并只身到武漢開始潛心打造起服務于媒體與客戶的化廣告網站。
技術、資金和生活的困境接踵而至。苦學、拼搏、奮進,為廣告業可持續發展營造一個綠色空間的信念讓楊祥虎突出重圍,走到了時代的前列。經過3年多的艱苦努力,他籌建的“中國媒體廣告刊例網”得到多方認可。
一些不健康網站、克隆網站和冒名網站給社會和青少年帶來的毒害,深深地刺痛了楊祥虎。他大膽設想通過網絡技術手段為社會創造一個安全、綠色、快捷的網絡運行環境。為了做好這件事,他下狠心轉讓了親手建起來的個網站,再次披甲出征,以前所未有的拼勁、狠勁和韌勁挺進了一個新的陌生戰場。
正義的力量是無窮的。2006年,楊祥虎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獨自來到北京一邊打工一邊開始進行調研,并深入學府拜師學藝。
(三)
非法網站的目的是厚顏無恥地實現利益較大化,對付他們好的辦法就是要以公益的手段將他們剔除。換句話說,就是要廣泛動員民間的力量來進行網站打假、掃黃。
楊祥虎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10多所院校網絡專家教授的大力支持,很快一個新的網站技術搭建方案得到認可。
為給網民提供便捷優質的服務,楊祥虎組織力量建立網站搜索引擎,采集全國10多萬家信譽良好的網站,對新聞、工作、生活、生意、學習和政府等6大類網站的備案、地址、聯系方式等內容進行嚴格篩選、核實和過濾,確保各種信息真實、準確、可信、有益。
在網站搭建時,他們充分考慮計算機知識欠缺人群的信息需求,進行了上千次的程序推演和優化,把網站設計成僅靠鼠標點擊就能實現信息供應的全國靠前家“鼠標網站”,而且給它取了一個很貼切的名字——“幫你網”。同時,他們還收集整理了全國2萬多個政府和民間的便民服務電話,使信息服務更加貼近生活。下一步,他們還將繼續按照這一模式強化信息篩選,力爭使采集錄入網站規模達到100萬家。
“天天幫你,天天進步”,楊祥虎將一顆滾燙的公益心在2009年12月通過“幫你網”傳遞出去,而且以閃電般的速度得到了廣大網民的支持和認可,一些學校和家長為避免學生和孩子誤入不健康網站,還將“幫你網”設定為主頁用以固定搜索;一些老人和文化水平不高的農民通過鼠標點擊,也學會了從網上獲取信息。
一些不愿再受海量信息騷擾的人,也開始對“幫你網”產生濃厚的興趣;有的大學還將“幫你網”的搭建理念和技術,作為成功的案例進行講解傳播。“幫你網”在不到半年的時間,日點擊人數達到近2萬人,PR值已經達到5,創造了網站建設史上的一個“深圳速度”。
一個老兵并沒有著網絡知識,沒有學過網站設計,卻能夠把一個網站做到如此的地步,創業不是只講機遇的,從楊祥虎的成功之中,您是否找到了什么呢?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