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高養殖講究的生態和效率,明明是一塊地卻可以賺兩塊地的錢,下面來具體的了解一下吧!
稻田養魚或者是池塘邊搞種植的這種模式,在近幾年確實十分流行。用一塊土地同時進行兩個不同的品種的種養,自然會帶來更多的收入。
水產養殖模式有兩種情況,一種就是池塘的生態養殖模式,比如上半年種冬季水稻,到六七月份的時候水稻收割,在秸稈周圍養魚種。到下半年的12月或者是第二年的春天,再把魚種賣掉,效益可以達到每畝5000到10000元左右,同時,在池塘邊上還可以種西瓜。
另一種模式就是目前比較好的稻田生態種養。在南方地區,湖南、湖北、上海、浙江等,就是稻田養小龍蝦,或者養魚、養螃蟹,還有的可以養青蛙,主要是因地制宜。
稻田養殖確實是一條可以致富的康莊大道,但是要想真正做好,也需要各方面的配合,不同的模式下我們應該如何選擇?歸根結底還是要立足于自身的條件。
湖南農業大學水產系副教授 戴振炎:
一是成本比較低,它的效益可以達到每畝純收入2000到3000元。根據養殖戶自己的養殖水平,因地制宜。第二個好處就是養青蛙、養蝦這些水產品以后,發現水稻或者稻米的品質可以提高,效益就會比較理想。
至于品種,主要是看南方還是北方。在南方,根據溫度可以養一部分的冷水型魚類,就是我們南方說的三文魚,還有娃娃魚。溫水型的可以選擇鱖魚或雜交的一些品種。主要是從市場出發,要看市場需要什么,我們就可以養殖什么。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