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為有錢了才學習,而是因為學習了才有錢;生活的本質不是索取,而是奮斗。
經常聽到有人在問:“做什么賺錢?”有的說做房地產,有的說做保健品,有的說做服裝,又有的說做汽車……
那么,到底做什么項目賺錢呢?為了說明這個問題,讓我們來看看兩個真實的故事。
故事一,從500到500萬的裂變
有一個姓李的小伙子,家在農村,高中畢業后,想做點生意。他通過觀察、了解認為,做豆腐本錢少、市場大,可以做,就借了500錢當本錢做了起來。
剛開始,他做的豆腐口味、外觀都不好,自然賣的也不好,3天只賣了20多斤。但他沒有氣餒,善于向同行學習,善于傾聽老鄉的意見,再加上足斤足兩,服務周到、說話和氣,沒多久,他做的豆腐在附近的十里八鄉就小有名氣了。
后來,他又增添了設備,擴大了規模,不但做豆腐,還做豆腐皮、豆腐干、凍豆腐、熏豆腐等,系列品種多達十幾個。
附近三四個縣城的大部分飯店,都指名要他的豆腐產品;二十多個集貿市場都有他的豆腐攤位。他還將加工豆腐產品剩下的豆腐渣,做成飼料出售和養豬。
現在,他成立了豆制品公司并連鎖經營,有的連鎖店已開到了別的地、市。除此之外,他還成立了豆制品加工機械廠,制造豆腐、豆皮、豆漿等產品的加工機械設備,十分暢銷。
十年過去了,他現在買上了高 檔住房,有了自己的高 檔轎車。
故事二,從1000萬到100的教訓
另外一名姓張的年輕人,家庭條件很好,他父親是當地有名的建筑商。他大學畢業后到了他父親的公司。
當時,房地產較熱,再加上他父親的一些關系,短短幾年。前幾年,當地搞別墅熱。
這位年輕人當然不甘示弱,通過幾次激烈的競爭,以較高的價格買下了一塊離城區較遠的山坡,開發鄉村別墅。他不但投上了自己的全部資金,還向銀行貸款近1000萬,準備大干一番。
可是一年過去了,別墅建好了,也十分漂亮,但就是賣不動。兩三年的時間,僅賣出去5套。整個別墅區荒草凄凄,十分荒涼。
賣不出去房子,別墅也被拍賣抵債了,據說公司被查封時,賬上只有100多元。
相關閱讀: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