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際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國內網絡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普及,網絡快速應用通道伸向了經濟發展的角落,越來越多的企業因此獲得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并逐步走上了國際化的信息高速公路,經濟效益得到了顯著提升。
然而,在互聯網模式下,傳統企業原有的市場份額在不斷減少,商業模式、渠道、營銷、產品內容和業務服務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僅從傳統企業商業模式向電商領域的轉型發展來看,就面臨著挑戰。
據賽迪經略數據調查顯示,在近200家受訪傳統企業中,96%以上企業都受到了互聯網的較大沖擊,渠道、營銷方面的沖擊尤為嚴重。目前能將互聯網資源充分利用,并為其利潤空間添磚加瓦的企業不超過5%;約20%的企業在積極借助互聯網發力,寄希望于未來的盈利;而超過75%的傳統企業仍然感到茫然,失望與希望并存,在繼續增加投入。
傳統企業互聯網化為何失敗?
傳統企業實際上已經開始擁抱互聯網。很多傳統行業,都在嘗試向電商模式轉型,但結果并不盡如人意。這些案例說明,傳統企業在互聯網環境中的商業模式轉型發展面臨種種坎坷。而傳統企業在渠道、營銷、產品內容和業務服務等方面受到的沖擊更是不亞于電商模式轉型。
傳統企業在互聯網模式下為什么會失敗?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1、人才和經驗缺失
互聯網模式下的業務發展需要物流、營銷、采購、網絡和電商技術等緊密結合,所需要的人才也是綜合性的。僅傳統企業的電商網站運營來說,需要理解互聯網生存環境的團隊及經驗,而且需要掌握網絡市場環境的特性和營銷模式。但目前傳統企業的電商部門大都面臨著人才缺失,運營經驗不足的情況。即使線下運營比較成功的企業,其電子商務部門卻只有兩三個非人員的情況也并不少見。
2、互聯網特性給企業造成競爭壓力
互聯網本身具有互動性強、信息延伸、靈活的實時性、低成本、傳播范圍廣等特性。與其特性相對應,互聯網環境中企業的服務內容和營銷策略等需要新興的模式,競爭異常激烈。傳統企業在互聯網模式下的營銷和服務雖然有產品、品牌等優勢,但要在網絡環境中將優勢發揮出來需要一定的運營和時間,在進入互聯網領域初期,難免會面臨壓力,處于相對劣勢地位。
3、難以實現線上線下矛盾融合
傳統購物以實體店為基礎,有自己的品牌和定價。互聯網上的經營卻不同,成本低、靈活性高、沒有時空限制,這打破了以往實體店面的信息不對稱,并減少了很多中間環節,商品價格低廉。很多網店的低價銷售策略使得傳統實體店成了擺設,有一些顧客在實體店里面看好品牌、型號,然后在網上低價購買的行為甚至威脅到了實體店的生存。如何有效調節管理網店價格,成為線上線下業務難以融合的典型矛盾。
4、傳統企業對互聯網有天生的排異反應
習慣于真金白銀交易的傳統企業對虛擬的網絡環境了解不深,想要在短期內客觀地改變傳統行業管理層對互聯網模式的理解與認識并不容易。同時,互聯網的環境與模式給傳統企業帶來了迷霧般的困惑,尤其是在電商業務領域,龐大的市場潛力和驚人的消費力讓各傳統企業還來不及反應,資金就早已進入了別家企業的口袋。
傳統企業的網絡化之路
面對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行業內激烈的競爭壓力,傳統企業該如何借助互聯網轉型發展,才能不被互聯網企業打得“滿地找牙”?我們建議:
1、清晰戰略定位
企業應根據自身產品及特點,明確賣什么、賣給誰、怎么賣,即產品是否適合在互聯網上銷售,其消費人群都是哪些,如何賣于目標人群;然后根據對產品的科學評估,清晰定位,找出具體發展策略。
2、積極融入互聯網文華
企業應拓展實體店等傳統業務渠道產銷思維,積極了解互聯網模式下的銷售渠道和銷售方式,掌握和應用微博、微信等新的網絡營銷途徑和工具,通過互聯網提升對市場的反應速度和競爭力,并將傳統業務融合到互聯網中,全 面把關,科學合理的策劃和布局其業務發展。
3、增強服務意識
基于互聯網的業務服務,則需要給客戶提供一對一的個性化服務體驗。同時,客戶滿意度在互聯網上有實時傳播和迅速放大的效應,一條評價、一個體驗都有可能對企業的業務經營造成一定影響。因此,企業增強全 面服務意識,以客戶為中心,加強互動交流,滿足其服務需求,進而提高客戶忠誠度,客戶服務的連續性。
4、強化人才戰略
好的技術和運營團隊是企業業務發展的核心因素之一,互聯網模式下的業務運營更是如此。傳統企業在互聯網模式下的業務發展所需人才類型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決策型高層管理人員,技術型業務人員和商務型業務人員。互聯網模式下傳統企業業務的發展加強培育和引進這三類人才,強化人才的戰略優勢和作用。
5、發揮品牌優勢
傳統企業都有自己固有的品牌,往往都有固定的消費群體和較好的口碑,這些已有的品牌優勢在互聯網模式下也同樣會產生相應的品牌價值。同時,任何一個企業在在互聯網業務領域創建一個全新的品牌,都會增加一定的成本。因此,傳統企業應堅持固有品牌優勢,從價格競爭中走出來,實現網絡與實體的融合互動發展。
傳統企業轉型互聯網并不是簡單的一件事,因為商品可復制,但是互聯網卻無法復制,很多傳統企業也開始學習互聯網思維,希望也可能轉型互聯網,但是他們對互聯網的反應很遲鈍,聽人說互聯網模式如何他們就如何做,就是趨勢來了也不知變通,用落后的舊模式去推動線上業務,這種情況的轉型很難成功。對于傳統企業來說,事先一定要結合企業自身優勢做好謹慎的設資預算及規劃。
相關閱讀: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