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的投資機構和天使投資人數量眾多,眼下拿到錢并不是難事,但創業者應該慎重考慮的反而是到底該拿誰的錢?對此,東樓倒是有三個建議:
第 一,盡量避免接受單純財務投資者的投資,畢竟這類投資者除了提供資金支持之外,其它能夠提供的幫助寥寥無幾。現在的創業環境下,資金并不是能夠獲得創業成功的唯 一要素,而且單純財務投資的關系也并不牢固。因為這類投資機構只會考慮單純財務收益,而不會考慮企業長遠的發展,一旦創業公司出現業績不佳,連續虧損就很有可能被賣。而戰略投資者因為與創業團隊的利益休戚相關,更會從多方面支持創業者的發展壯大。目前來看,BAT已經成為互聯網行業里的 大投資者,而他們的投資的目的基本上都是出于戰略布局需要,此外一些在垂直行業站穩腳跟的公司也會基于自己的戰略布局進行投資,比如58趕集在O2O領域的投資,目前58趕集投資的O2O企業有e代駕、瓜子二手車、土巴兔、安居客、美到家等。而教育行業內的學大教育在未成立基金之前,也已經投資了北京蔚藍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極課教育、童翼國際兒童藝術教育、致優教育等眾多教育公司。
第二,看投資人或機構是否能提供的行業資源,越豐富越好。實際上,對于很多創業者來說,可能拿錢并不是緊要的,投資人對于創業者在資源方面的支持可能更加重要和給力。這在騰訊戰略投資搜狗、京東、大眾點評網等眾多案例當中體現的尤為明顯,騰訊除了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之外,更多的是將自己的社交流量資源進行了導入,從而加速了這幾家被投資的互聯網公司的飛躍發展。例如屬于兩個行業的學大與騰訊就有異曲同工之處,學大教育在成立基金時表示,除了資金支持之外,還將利用學大在教育行業多年的積淀,和覆蓋了全國一二線城市的規模優勢幫助企業家速起,為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帶來業務及用戶的快速增量。
第三,除了資金和資源之外,創業者需要考慮的是,能否從投資機構或投資人那里獲得其它更多支持。畢竟,創業公司在艱苦創業的過程中可能還要經歷各種各樣的困難,比如管理經驗不足,戰略方向不明,比如優質人才缺乏等等,這其中每一個環節的資源缺失都可能導致創業項目夭折。實際上,目前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開始在意投資人或投資機構在戰略方向指導、管理經驗輸出、人才招聘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而學大教育作為一家在美國上市又回歸A股上市的教育公司, 不僅可以提供上述幾方面的支持,甚至還可以為投資企業提供投融資資源對接和上市建議及幫助等等。
總體而言,創業者前期對于投資人的選擇非常重要,特別是在融資過程中,為了項目的進一步發展放棄控股權進行融資時,更需要非常謹慎, 好能避免找單純的財務投資者進行融資,而是盡量找到諸如騰訊、學大教育這樣的在資金、行業資源、人才支持甚至技術層面能夠給予支持的戰略投資者。
相關閱讀: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