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賣肉夾饃的洛陽大叔近可謂風生水起,據媒體消息,他在紐約106街近1000平米的火鍋店就要開張了。不止是肉夾饃,許多中國生意在國外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甚至有一些老外靠著改良中國美食獲得了較好的回報。
究竟都有哪些中國生意在國外欣欣向榮地發展著?下面小編將為您一一介紹:
1、紐約賣肉夾饃的洛陽大叔
早在今年6月15日,身在美國紐約的網友“排長衛華”發了條微博:來自河南洛陽的謝云峰只能聽懂one、two、three,連four都聽不懂,但是這不妨礙他在大學(位于紐約曼哈頓)門前做攤車小販,賣肉夾饃、涼皮之類,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可以有七八百的收入。據悉,這個在國際大都會苦苦打拼的“草根”如今正在開啟更大、更絢麗的人生舞臺——近1000平方米的火鍋店要在紐約106街開張了。而他的餐車,也和6月媒體報道時“灰頭土臉”的外觀不同,高大敞亮。“原來的太小,現在的這個是7月底租的。”老謝說。餐車正前方懸掛著“中國西北名吃”的牌子,上方是“洛陽大叔”的超萌標志。
2、巴西的義烏小商品市場
巴西里約市中心有一家出名全國的小商品市場,共有約2000家商戶在此經營從日用百貨、服裝鞋帽到電子電器等的各種商品,而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是這里的招牌。在這個拉美各國同類市場中規模 大的市場里,分布著多家中國商戶。
來自浙江青田的周先生經營著一家30平米的小店鋪,主要銷售小電器和電子產品配件。據周先生說,這家店面生意還算不錯,商品全部來自義烏小商品城,每年要從義烏進貨三、四次。談起自己的生意經,周先生說,他對經營業績很有信心,因為價格公道,當地人很喜歡光顧他家的店鋪,回頭客不在少數。周先生的店里雇了8位巴西當地員工,加上店主一家三口,足夠應付生意。
3、意大利的80后小老板
1987年出生的何峻巍,和國內普通的“80后”相比,他的經歷要豐富得太多。“我到意大利已經9年了。剛來的時候,白天在這里的高中上學,晚上去親戚的工廠打工。一直做了3年后,才借錢開了這家鞋廠。”何峻巍一邊整理設計圖案一邊說。何峻巍的工廠位于米蘭西南30多公里的維杰瓦諾市。從與何峻巍的對話了解到,除了周日休息一天以外,他每天都要第 一個來到工廠,將當天要做的樣板圖紙做好備注。
“做生意說難也不難,怕就是一個‘勤’字。”這是何峻巍在采訪中說得的多的一句話。現在,盡管已經有了相對穩定的業務供應,但何峻巍在空閑時依然會通過各種途徑開拓新的業務。而正是通過這種努力,何峻巍的收入也從剛開始只能勉強維持溫飽到了如今年余數萬,成了當地略有名氣的“小老板”。
4、巴西“箱包”
相比在小商品城做著小生意、過著小日子的小店主,也有中國商人在多年努力后將企業做大做強,實現了規模經營,巴西尹氏集團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尹氏集團成立于上世紀90年代初期,身負傳奇創業經歷的董事長尹霄敏是如今的“風云浙商”。這家公司主要從事小家電、日用百貨和箱包等產品的進出口貿易,目前在巴西雇用當地員工數百人,是一家實力優秀的家族企業。在早年創業階段當過“提包貨郎”也做過廚師的尹霄敏,在成立尹氏集團初期便開始打造定位中的“尹氏”箱包品牌。為了塑造“尹氏”箱包的性,公司重金聘請了巴西設計師設計專屬款式,從而成功吸引了當地中產階層時尚男女的眼球。如今,尹氏品牌的箱包已經散布巴西各地的中國商城、購物中心、連鎖超市和專賣店,占據了當地箱包市場的10%至15%的市場份額。在巴西,尹霄敏有了“箱包大 王”的美譽。
5、臺灣美食在悉尼
鮮芋仙是臺灣的連鎖甜品店,成立于2007年。由生長在臺中豐原的傅氏姊弟倆所創立,因為生長在臺中豐原,世代務農的農家,憨厚純樸的二人,堅持以純手感制作出香Q的芋圓甜品、鮮嫩的仙草與滑嫩的傳統的傳統豆花。
2010年的時候把店開到了悉尼,據說排隊要等上一個小時!連王力宏也曾光臨這家小店。
6、倫敦妞改良中國煎餅
不久前有網友去倫敦的Camden lock market吃到煎餅!但這個攤子的關鍵是!做煎餅的是個英國姑娘!
攤主姑娘叫Mellisa,今年剛從畢業,不過也可能是當下就業環境不好,她除了平日時在其他地方打工,還在周末的Camden lock市集上擺攤賣煎餅果子。 說到做煎餅的這個靈感,是因為Mellisa的姐姐曾去過北京,并對這個流行的街頭小吃稱贊,再回英國后就把它介紹給了Mellisa。傳統的煎餅果子,要么里面夾油條,要么夾薄脆。雖然這個薄脆的樣子和國內的不太一樣,但這是Mellisa自己做的,還是很了不起的!不過,Mellisa 又把自己的煎餅果子給改良了一下,除了傳統的味道以外,還開發了豪華版的鴨肉和叉燒新口味!鴨肉貴,據說是超人氣產品。
7、紐約中餐館入選世 界“要抓住的”餐館
《星島日報》消息:《Zagat》列出的世 界熱門餐館分布世 界各地,包括西班牙、瑞典、新加坡等,現在Mission Chinese Food中餐館的紐約分店也榜上有名,成為“要抓住的”餐館之一。
其韓裔餐館大廚丹尼·博文(Danny Bowien)對中國食物重新想象和加工,創造出的“美國式東方美食”。
相關閱讀: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