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需要機遇和信息解讀和細化分析的,再把話題折回來說一下創業方面。經驗方面就不做敘述了,現在網上搜一下就一大堆。夠你看的!下面著重說一下怎么選擇投資項目吧!
需要選什么樣的項目呢?我想很多人應該都問過自己這個問題的,比如:你有個項目半年利潤率在8%-12%,我認為這樣的項目實在不能再做了。半年才平均10%(做這樣的項目無疑是浪費生命),就算是不受市場等各種因素影響(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那一年下來,才20%的利潤。就是說,投資100萬,一年才收入20萬(如果投入10萬才有2萬的利潤,還不如打工了),這要5年才能把本收回。這還要別人沒有大的投資擴建沖擊,一旦有人弄出個規模很大的同類項目,那就被對手吃掉,到那時誰能你還能年年利潤10%呢?恐怕早就破產或被人家吞并了。年利潤20%的項目說明了什么?只能說明這個行業已經非常飽和了,不能再繼續投入了,除非你能全國的市常如果真的了全國的市場,20%是很好了,但這是不可能的。就算是你可能全國市場,你能拒絕實力雄厚、量本利精算到骨頭里的外商不來和你競爭嗎?
針對這一點舉個例子:一個35歲左右的女人。每年秋天,她就投入30萬,收購東北的松籽。前后頂多2個月,就純收入50萬。也就是說,兩個月的凈回報率是167%。她是年年如此,其他時間就在家打麻將或旅游。而且,她每5年一大收(這可能是這一行的規律),投入100萬收購,凈收益是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說,在選擇項目的時候,要考慮市場的飽和度和運營可行度!
其次,選擇項目重要的標準是看這個項目是否具有自己特點,即這個項目的“個性”,它有沒有區別于其他項目的特點。
所謂有“個性”并非一個空泛的概念,“個性”是由許多具體實在的內容組成的,它包括這樣幾個特點:創新:項目是要新穎的,是市場還沒有飽和的,仍擁有著可開拓的領域;創意:有新意、有特點、有自己特有的“賣點”。
敢為人不愿:即使是再好的項目,在具體實施時也會碰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這時就需要創業者用冷靜的頭腦去思考如何應對。不要隨大流,要相信自己的眼光。
:好的項目一定會具有一定的“知識”含量,才可以在眾多的項目中脫穎而出。
有前瞻性:即使目前可能在市場上還不是很“吃香”,但好的項目一定可以在長久利益上勝出,是可以經得起時間考驗的。
“拿來”主義:即借用國外已經成熟、但國內尚不成熟的技術或商業模式進行創業。
另外,獲取信息的來源有很多,電視、報紙、網絡等方式都可以獲取創業信息,以充實自己。
相關閱讀: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