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對中國人來說,是一件大事。近日,發布《中國餐飲行業發展報告2017》,報告中詳細分析了2016年餐飲行業的發展現狀和動態,對于3.5萬億的餐飲市場應該怎么玩,也許能從報告中獲得啟示。
1.3.5萬億餐飲市場,穩健發展帶動經濟增長
“十三五”開始,國民經濟增長換擋、動能轉換、結構優化的新常態,餐飲業增長穩定。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6年,全國餐飲收入35799億元,同比增長10.8%,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9213億元,同比增長6.0%。餐飲業收入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比重持續回升。根據商貿服務典型企業統計,2016年,全社會提供正餐、快餐、飲料及冷飲、其他服務的餐飲業經營單位為365.5萬個??偟膩砜?,餐飲業發展處于合理、平穩發展階段。
2.餐飲業態提檔升級
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有特色、小而美、精細化的餐飲大受消費者的喜愛。作為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行業,餐飲產業集中度并不高,2016年,餐飲企業營業收入僅占全國餐飲收入的6.1%,與發達國家的餐飲集中度還有相當遙遠的距離。我國地域遼闊,餐飲消費豐富,居民可選擇的餐飲種類很多,相應占比稍低是由中國國情決定的。
但是,連鎖餐飲的占比在整個餐飲市場的比重提升,比如海底撈、西貝、冰城串吧、顧一碗、笨媽媽、牛氣沖天、東東包、川渝人家。
3. 餐飲行業回報能力提升
餐飲行業的競爭白熱化,月度5%以上的閉店率讓餐飲從業者不得不想盡辦法在市場中生存下來。為了能夠經受住市場長期檢驗,在激勵市場競爭中保持固有優勢并不斷取得突破,餐飲企業推動變革逐漸升級。2016年餐飲企業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在宣傳推廣、人員管理、產品研發、金融優化等方面的投入不斷增大,保持創新發展勢頭和活力,回報能力增長。
具體而言,餐飲企業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優化升級提升營業效率:
其一,標準化產業化水平提升。為了良好的擴張,餐飲企業紛紛加入了建立中央廚房和配送中心,產品品質、食品安全和口味穩定性。還加強了生產加工、物流配送能力,控制成本。
其二,擁抱“互聯網+”。餐飲企業將互聯網技術、理念、思維、方式等引入進來,更加重視技術投入,加快信息化建設。特別是外賣市場的擴大,給餐飲行業注入了新的血脈。
其三,利用資本,金融優化。餐飲行業在進行的系列轉型優化的工作中,需要金融支持。但是餐飲行業財務不明晰、經營成本高漲、食品安全問題未獲監管、內部管理和標準化難度高、員工流動性較大等問題而在在金融市場缺乏支持。隨著行業的發展,特別是餐飲行業標準化發展和互聯網結合,讓部分優秀餐飲企業受到的資本的垂青。
2016年一共有3家餐飲相關企業IPO面世,一些優秀餐飲企業獲得了風頭融資。比如麻辣誘惑旗下主打小龍蝦的熱辣生活,煲仔飯的白領品牌仔皇煲,弘揚傳統飲食文化的東方餃子王。
除了IPO和風投以外,餐飲行業還獲得了互聯網金融的支持。夢哆啦就是聚焦餐飲酒店行業的金融服務公司。幫助餐飲企業開店擴張、裝修升級、構建標準化、提升回報能力。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