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洋快餐一進入中國就立刻風靡大江南北,但是隨著中國人健康理念的發展,洋快餐走下神壇,并且被曝出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丑聞。這種環境下,人們轉向了中式快餐。“ 原盅原味”作為中式營養快餐的,發展特色營養菜品的同時秉承了蒸的烹飪方法,堅持食物原汁原味、保存食物營養的烹飪方法。蒸飯就是好的例證。
人們通常做米飯都采用煮或蒸的方法,而蒸飯又分為碗蒸飯和撈蒸飯。那么,哪種方法能更好地保存維生素呢?煮飯是將米放入清水中,不要多次洗米,洗一次就可以,避免大米中富含的大量維生素B流失,先用旺火煮開,再用溫火煮爛。此時水有溶解作用,所以米湯中存有相當多的水溶性物質,如維生素B1、維生素C及礦物質如鈣、磷等。但由于煮飯時間長,隨著水溫升高和水分的蒸發,溶于水中的維生素B1會部分逸出,這樣就導致了米飯中營養成分的流失。
而蒸飯可以為營養素提供雙保險。用帶蓋的碗,加水上鍋蒸,可以鍋內的水蒸氣只在碗周圍“盤旋”,無法帶走碗內米的營養,這是一道保險。或者把米煮到半熟后,再撈出隔水蒸熟,然后把米湯單獨喝掉。這樣米湯加熱時間不長,營養保存的更多,也是一道保險。但如果將米湯棄而不喝(撈飯),就是大大的浪費了。
此外,白米飯口味單調,我們不妨在里面加點“花樣”,制作出風味特別的米飯。如清香撲鼻的綠茶飯,不僅色香味俱佳,且有去膩、潔口、化食和防治疾病等作用;加入幾枚切碎的山楂,口味既清香,又能防止營養素被破壞;加點醋可使米飯易于存放和防餿,且飯香更濃;半生不熟的夾生飯可加幾滴白酒,再用文火略蒸一會兒,便可食用;若加入豌豆、胡蘿卜和玉米粒,則色彩艷麗、誘人食欲,還能提供維生素和抗氧化成分。
食品衛生安全頻發的今天,現代中國人對飲食健康空前關注。這個時候原汁原味、綠色的營養食品已成為人們崇拜的健康美食,秉持“千年文化成就蒸”、蒸的營養、吃出健康的文化理念的“ 原盅原味”符合大眾需求,是消費者的。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