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破常規
瑞士有家制表商用石頭做表殼,憑借石料的特性滿足顧客的求異心理,博得青睞。石表的零售價達195,試銷反響強烈。日本有家化妝品公司,從蛋殼中提取膜粉,制成特色化妝品,具有減少皮膚斑點、保持皮膚細膩光滑等,很受顧客歡迎。
2、奇思異想
開發一些超出人們想像的奇特商品,往往能在市場競爭中獲勝。如巴西圣保羅州的伊杜城,專生產一些商品:圓珠筆長2/3米,公用電話8米高,撲克牌有16開紙那么大。這樣一來,小城變成了“巨物城”,慕名而來的游客、購物的商人達10萬。
3、制造新聞
香港一家經營強 力膠水的商店,坐落在一條鮮為人知的街道上,生意很不景氣。一天,這家店主在門上貼了一張布告:“明天上午九點,在此將用本店出售的強 力膠水把一枚價值4500的金幣粘在墻上,若有哪位先生、小姐用手把它揭下來,這金幣就奉送給他(她),本店不食言!”這個消息不脛而走。次日,人們將這家店鋪圍得水泄不通,錄像車也開來了。店主拿出一瓶強 力膠水,高聲重復布告中的承諾,接著便在那塊從金飾店定做的金幣背面薄薄涂上一層膠水,將它貼在墻上,人們一個接一個地上來試運氣,結果金幣紋絲不動。從此,這家商店的強 力膠水銷量大增。
4、人無我有
德國一家世上稀有的怪缺商店,經營其他大百貨商店或市場買不到的產品。比如:6根指頭的手套,缺一只袖子的上裝,少一只腿的褲子,殘疾人假肢上的泡沫軟墊,駝背者需要的合適睡床等等。另外,還供應生活上的怪缺食品,如無鹽食品、無糖食品、某種禁忌食品的代用品等。這家商店還為顧客代為設計、制造和加工各種各樣的怪缺商品。
5、拋玉引市
在美國某城30公里之外的山坡上,有塊不毛之地。這塊地皮的所有者,一直感嘆偌大的地盤卻賣不出好價錢。一天,他突然靈機一動,跑到當地政府部門說:“這塊地我無償捐獻給政府蓋所大學如何?”當地政府如獲珍寶。不久,一所頗具規模的學 府就矗立在這片荒涼的土地上。地老板輕易地取得了支持,在校門外修建了公寓、飯店、商場、影劇院……形成了大學門前商業一條街,這街上的生意自然歸這塊地老板經營。沒用多久,地皮的損失就從商業街的營業收入中來,更重要的是,他還獲得了一個長期獲利的大市場。
6、變廢為寶
工廠加工機械中,常有大量的鐵屑留下。長期以來,這些鐵屑送給煉鋼廠也不要,因為它太輕微,投入煉鋼高爐再溶煉,一下就飛揚了。因此,一個時期鐵屑成災,機械加工廠常為處理它而大傷腦筋。韓國有家唯進金屬公司,發現日本的化工行業的還原劑以及制藥、建筑等行業都需要用鐵屑作原料,便組織人員到機械廠收集這些成災的“廢物”,機械廠的老板十分高興地免費相送。唯進金屬公司把這些鐵屑出口到日本去。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