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農村我們可以想到很多商機,不僅僅是搞養殖或者是辦廠,很多人對農村搞種植都不太看好,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種植業需要投入的成本較高,且利潤要看市場行情,而且受天氣等環境影響較大,做的不好,可謂是得不償失。不過在農村有很多不起眼的種植商機,下面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葛藤在農村地區尤為常見,生于丘陵地區的坡地上或疏林中,因為其生命力旺盛,繁殖力較強,所到之處,基本上樹木都逃不掉它的“魔爪”,而且葛藤在我國分布極為廣泛,無論是高聳的山丘還是低矮的平原,亦或是干旱的沙漠邊緣,總能見到它的身影。
然而葛藤的用處卻一直被忽視和小瞧,很多農民對于葛藤的直接印象就是“沒有多大用處”,因為它既不能作為良好的木材,也不用拿去賣錢。
其實葛藤也是有很多作用的,可以食用,可以作為牲畜的飼料,每年2-5月采嫩莖、嫩葉炒食或做湯吃。晚秋到早春期間采挖塊根,可煮吃或制作涼粉。根塊用水浸泡后也可蒸食。另外,很多的牲畜也很喜歡吃葛藤,以馬較為喜吃;舍飼時,用葛葉與其它粗料混合。
這也不禁讓人暗暗感嘆,曾經百無一用的葛藤,終于被農民高看,然而這也給它自己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自從葛根可以賣錢之后,農民便多了一項收入來源,那就是挖葛根,每年的冬季是采挖葛根的時節,由于葛根根系粗壯,因此產量較好,有時候一株粗的葛根可以挖出來好幾百斤。
目前,我們這葛根一斤可以賣到2元左右,而且市場價格仍然在逐步上漲,山上的葛根不夠挖了,很多農民便開始自己嘗試規模化種植,這樣采挖起來也更方便。
葛根雖然價錢相比于其它材料低了點,不過它的好處就是產量很大,不過產量也是建立在葛根生長年限的基礎上,生長的年限越長,葛根的質量越高,重量也越大,因此不少農民靠著采挖葛根或者人工種植葛根,而創業成功。
作為農村很常見的葛根,看似很平常,沒有多少的價值,但平常的外表下卻有著不同尋常的用處,去經濟價值遠遠大于我們的想象!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