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想要創業的人要有創業的意愿,而意愿就像一顆種子,它的蓬勃生長則需要空氣、土壤、陽光、雨露的幫助。只有這樣,才能培育創業這棵參天大樹。
第 一、營造適宜的創業空氣。
1、大力營造創業光榮的社會氛圍。要通過宣傳造勢、輿論引導、教育培訓等方式,大力宣傳黨和國家關于支持創業、鼓勵創業的政策措施,宣傳創業對推動經濟發展和成就自身的重要性,營造尊重創業、尊重創新、尊重人才的理念,倡導敢于創業、樂于創業、寬容失敗的社會風尚,使創業愿望得到鼓勵、行動得到支持、成果得到尊重。
2、大力培育創業優先的社會意識。要在高校學生、中職學生、軍人、外出務工者、農村勞動力等一切有創業可能的群體中,廣泛開展創業培訓,傳授市場經濟、企業建設、成功案例、技術轉移等各方面知識,培育創業細胞,傳播創業種子,讓創業成為一種價值導向、生活方式、時代風尚,鼓勵通過創業帶動就業、通過創業增收致富。3.大力提升大眾創業的社會自覺。要通過創業規劃、創業項目、創業咨詢、信息發布等多種方式,讓成千上萬的創業人才成為市場主體,形成創業為先、我要創業、大眾創業的創業創新生態文化體系。
第二、營造適宜的創業土壤。
1、充分用好資源平臺。要利用景區、景點等風景資源,大力推進旅游公司、酒店、商業街、農家樂、林家樂、餐飲店、旅游商店等創業發展,要利用土地、山林、水域等農業資源,大力推進家庭農場、種養殖大戶、合作社、農副產品加工等創業發展,用好盤活豐富的農業農村資源。
2、充分用好資產平臺。要利用閑置廠房、閑置鄉村學校、閑置辦公場所、閑置商品房屋等各類資產,打造中小企業創業園或創業基地,發展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者。要通過一系列培育行動,做大做強市場主體,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生動局面。
3、充分用好信息化平臺。要充分利用信息網絡和電子商務網絡平臺,大力發展創客經濟,鼓勵通過開辦網上企業、網上商店等新業態進行創業,鼓勵發展市場化、化、集成化、網絡化的創業小鎮、眾創空間。
第三、營造適宜的創業陽光。
1、提供創業方便。要推進商事制度便利化改革,整體推行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先照后證、三證合一、電子化工商登記等便利化措施,全 面落實前置許可項目改為后置許可項目等制度。
2、擴大創業范圍。堅持法無禁止即可為,尊重市場規律,減少人為限制,鼓勵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機制加工、電子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鼓勵發展家政服務、養老健康、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鼓勵發展物流、商貿、餐飲等大眾消費熱點產業。
3、加大創業扶持。資金往往是創業的攔路虎。要通過設立創業基金,利用財政資金的影響、放大和激勵作用,撬動銀行、保險、證券、創投等資本要素投向創業創新領域。要通過小額擔保、貸款貼息等,為創業者提供資金支持。
第四、營造適宜的創業雨露。
1、完善創業服務體系。要通過設立和完善扶持平臺,為創業者提供政策咨詢、項目推介、手續辦理、跟蹤服務。要建立創業信息發布機制,廣泛征集創業項目,建立項目庫,推進創業項目與創業者的有效對接,促進創業項目成功轉化。要及時解決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包括創業場所、資金融通、人才培訓、產品推銷等。
2、搭建創業交流平臺。要實施創業計劃,引導有意向、有能力的各界人士踴躍創業。鼓勵成立民間創業協會,舉辦創業論壇,倡導創業者相互交流創業經驗,提高創業成功率。要通過創業之星、創業人才評選等多種形式,表彰獎勵成功創業者,帶動大眾創業。
3、優化創業發展環境。要公布政府部門權力清單和辦事流程,推進行政審批標準化、簡潔化、效率化,為創業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結語:在創業這個大環境里,要想達到終的目的,要牢記這四大要素。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