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賣舊書的不錯,有點搞頭。”不一會兒,群主扔出一個鏈接。
記者點開一看,是個賣懷舊小人書的淘寶店家,但奇怪的是,《西游記》、《三國演義》這些動輒市場賣幾十元的經典小人書,在這里只有0.1元。
“和賣家聊過了,不是實體書,是掃描電子版。”“明顯是盜版,不錯可以向網站投訴。”QQ群里一眾人等評估后,群主當即拍板:“這個,可以搞!”
隨即眾人一擁而上,擠進該網店拍貨。不過,才成功拍得15件商品后,賣家就發現不對,迅速將商品下架。
“我剛才給他電話,說就一個掃描版,跟商品描述不符,要去投訴給差評,他立刻求饒,說給每個拍手30私了。怎么樣,下塊肥肉誰去找?”群主得意地秀出自己跟店主的談判結果,炫耀自己的戰果。
據記者觀察,這樣的操作在群內被不斷重復,一組默契的差評師團隊,一天至少可以“狩獵”10家網店,戰斗力比原始叢林中的野狼還要兇猛。
精細分工
職業差評師月入過萬
江蘇某大學學生沙賽峰長期臥底職業差評師,他向華西都市報記者透露,職業差評師也分兩類,一是單兵型差評師,這類差評師往往一兩人,多是打打零工,掙點散錢。目標常為標價錯誤的淘寶賣家。
二是團隊型職業差評師,他們更為,而且組團忽悠,分工明確,目標也常為信用度在3鉆到5鉆的淘寶賣家,不管商品價格便宜與否,出現漏洞都會大量購買。“他們動動鍵盤,月收入過萬是很輕松的事。”
“新人剛剛加入這種差評師組織時,會有‘導師’來教你,他們多是職業差評師。”沙賽峰說,接受培訓后將分為三組,每組有不同的分工:獵手、拍手、談判。“吃肉的效率取決于‘獵手’,獵手主要負責發現‘肉’,再叫來上百個‘拍手’拍下商品,當店主發現后,‘談判’訛詐店主錢財才肯取消訂單,否則就給差評,用行話來講就是‘要是不想一夜回到解放前,就給我點茶水錢,這事兒便了了’。”
沙賽峰說,“職業差評師群,交流多是YY語音,因為這種聊天方式不會留下文本聊天記錄,而且用于聯絡的YY群每天都會重新申請,防止留下語音聊天記錄。”他們用旺旺跟賣家交流時儼然一個誠心的買家,因為跟阿里旺旺的聊天記錄可以作為證據提交,一旦到YY群他們狼的本性就出來了。
在華西都市報記者臥底的幾個群中,差評師多以無業、學生、公務員和上班清閑的文員為主,不少是女性。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