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國富的創業是一個完整版的勵志故事,既有傳奇色彩又有經典性。回顧過往,自主創新品牌是他成功創業的基礎,“自營與加盟”兩條腿走路是企業快速發展的原動力,而在此之后,實力雄厚的設計師隊伍又將他的品牌推向了一個時尚潮流的境地。
8年之前,年輕的葉國富在廣州日報斜對面的哎呀呀自營店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當時的欄目是“小本創富”,當時的他投資了5家面積有限的飾品店鋪,時常在為供貨與資金流動而擔憂。
8年之后的今天,依然年輕的葉國富坐在廣州市中心特色寫字樓的豪華辦公室內,再次接受本報記者的專訪。這個時候的他,已經是哎呀呀飾品連鎖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擁有包括“中國有價值的商業好”等數個榮譽頭銜;企業在中國內地擁有數千家獨立店鋪,生意做到了亞洲各國;并剛剛獲得了中國飾品行業迄今為止較大的一筆商業融資,將在明年上市。
這個時候,哎呀呀公司總部占據了寫字樓的整整一層,公司總資產過億元,年零售收入數十億元;無論是店鋪規模,還是資產實力,他的企業都成為中國飾品業界的位。
葉國富的創業是一個完整版的勵志故事,既有傳奇色彩又有經典性。回顧過往,自主創新品牌是他成功創業的基礎,“自營與加盟”兩條腿走路是企業快速發展的原動力,而在此之后,實力雄厚的設計師隊伍又將他的品牌推向了一個時尚潮流的境地。
廣州日報:作為哎呀呀的成功創業者,您是否有過失敗的經驗?
葉國富:有過失敗。2001年,我用打工賺取的桶金——大概20萬元,與幾位朋友合股投資了佛山的陶瓷配件生意,在投資不到1年后退出了。這件事給了我兩個啟示:一是傳統行業機會不多,應尋求新興行業的創業機遇;二是要走自主創業之路,多人合作的創業模式矛盾太多了。
記者:之后您為什么會選擇飾品行業呢?
葉國富:我初小本創富的并非飾品行業,是化妝品行業。2001年,我在展會上遇到了合作創業的元老——某國際品牌的銷售經理楊小姐,我們一拍即合,開始在佛山開起了主營化妝品的小店。一家生意好起來后,我盤活資金,逐步開了4家。
2004年,我的一個店員跳槽去了10元飾品店,后來她告訴我:新東家一天能賣四五千元。我大吃一驚,跑到好幾個旺地實地調查,確實發現類似店鋪的銷售量驚人,就毫不猶豫地轉了行。
2004年,我模仿上下九10元飾品店的形式,不但將佛山百花商場的小店改為10元店,還不惜花費所有積蓄在佛山繁華的祖廟路開了10元店。2004年底,我注冊了哎呀呀品牌,我先后考察了幾個月,看準了上下九,終于等來了“頂手店鋪”。
記者:創業的初階段,您是如何打敗競爭對手、取得優勢的?
葉國富:雖然是從10元店開始創業的,但后來我對產品進行了多元化、多層次的改造,大商場中有的新款新品,我的小店內也都開始進貨,不再走單一的10元路線。大商場的耳環賣兩三百元一對兒,我的耳環就賣19元一對兒。怎么能達到這一點的?不能依靠中間商,要直接去全國各地的生產企業直接進貨,進貨價格才會便宜。每對耳環只賺幾元錢,但每天能賣出去100副,比大商場還是強很多。
投資失敗客戶主要因為
選址不當或經營耐力不足
記者:從企業信息來看,2007年之后,哎呀呀每年開新店的數量均在300家以上,怎么能如此高速增長呢?其中,投資失敗率如何?
葉國富:2005年~2010年,中國內地的加盟連鎖企業進入了高速增長期。我一直堅持兩條腿走路,自營店與加盟店的數量一樣多,絕不“空手套白狼”,維持了資金、服務與信譽的相對平衡。
而且,管理效率的提高也功不可沒。我一般會以地級市為單位,讓自營店服務加盟店,貨到地級市的自營店,由他們記錄整理貨物,進一步發到各地加盟店;加盟店招募了新的店員,也統一送到總部或自營店里來培訓、實習。
當然,再成功的連鎖企業也會有很多投資失敗的案例;投資失敗客戶主要是因為選址不恰當或經營耐力不足,與飾品行業本身的關系并不算密切。
創業感言:
失敗經歷給了我啟示:傳統行業機會不多,應尋求新興行業的創業機遇;并走自主創業的道路,合作創業矛盾太多。
我定了薄利多銷的經營路線,大商場的耳環賣兩三百元一對兒,我的耳環就賣19元一對兒。怎么達到的?直接去生產企業進貨。
企業具有價格競爭優勢固然好,但能避免競爭更好,可走產品差異路線。
相關資訊